張俊鴻
內政部計畫在明年7月換發數位身分證,並自明年1月起在新北市、澎湖縣、新竹市進行試辦,因為遭到一些人士質疑而暫緩試辦,導致換發日期可能延後。身為一個資訊業的老將,試著從幾個角度提供思考。
從資安面來說,數位身分證是現行身分證的進階版,在身分證上加上晶片,就像金融卡原來是磁卡,加上晶片成為晶片卡,是更為安全的,晶片卡在國內已經應用很長的一段時間,如健保卡、自然人憑證、金融卡等,如果數位身分證(晶片卡)有疑慮,上述的這一些已使用的晶卡更有疑慮,可見這個疑慮的理由是說不通的。
從法規面來說,國內已經有《資安管理法》、《數位簽章法》、《個資法》等各種法規,縱然有一些內容不足待補強,也可以在後續推動的過程中再來加強。擧個例來說,國內推動資訊業務已超過50年,即使到目前,有些專家呼籲要訂立資訊法,但是仍然遙遙無期,以法規尚未齊備的理由來質疑,理由是說不通的。
從系統面來說,沒有絕對安全的資安,但是資安是可以管控的,就像飛機、汽車,不可能沒有事故,雖不能保證,但卻可以管控。通常資安的管控可以用4A來說明,即所謂認證(athentication)、授權(authorization)、紀錄(accounting)、稽核(audit)。就像目前的金融資訊、政府行政資訊、醫療資訊等可能會有病毒、入侵等問題,但在可以管控情形之下是可信賴的,在管控方面就責成內政部、行政院資安處或未來的資訊發展部等相關單位做好管控措施。
從行政效率來說,戶政作業在沒有資訊化作業之前是受民眾詬病的,自從戶役政資訊作業電腦化後,民眾的滿意度一向都超過90%,這在行政單位也是很少見的。在此次新冠疫情能夠用健保卡來購買口罩,也是因為已建立的資訊基礎建設,如果沒有這些資訊基礎建設,我認為在因應上必然有相當大的困難。我國推動戶政、地政、選舉、財稅、醫療、交通監理等各種資訊建設已大概有40年,如果能夠推動數位(晶片)身分證,一定可以在為民服務、行政效率上帶來更有效地提升,因為這是在數位時代最基礎的資訊建設。
從時機來說,戶政每20年換發一次身分證,這次不做,可能就要再等20年後才能做。一個國家在數位時代有多少的20年可以等待?舉個例,在很久以前戶籍謄本是用人工抄寫的,當有影印機的時候,有人質疑,用寫的還有筆跡,但影印卻沒有的疑慮,後來被接受了;電腦化以後,有人質疑影印的還有原本,電腦印的沒有原本如何驗證,後來也接受了;再來用數據傳輸的電子本,也有人質疑沒有紙本如何驗證,後來也接受了。這次身分證換發,就如同過往的質疑,在時代的趨勢下,數位身分證的換發應該也會被接受。
從選擇來說,數位身分證相關證件,有100多個國家,已有換發的案例,因此數位身分證換發也應該是一個必要的選擇。當然也可以選擇不要,就像有些國家的人民,在新冠肺炎蔓延的期間,選擇不戴口罩;我們有全民健保,有些國家選擇不要;甚至有些國家選擇不要戶政,當然也就沒有戶政系統的便民服務。舉個例,我的故鄉是麻豆,麻豆位於舊台南縣的中心,據地方父老說,當年火車要經過麻豆,但在地方人士的反對下最後沒有通過而沒有設站,地方父老因此扼腕了超過60年,直到後來高速公路設交流道才稍稍彌補了這個遺憾。這是一種選擇,我們常說選擇比努力重要,有些國家選擇不戴口罩、不要全民健保、不要戶政,如果在此刻,我們選擇不要數位身分證,只是這些代價我們是否付得起?
從行政作為來說,推動數位身分證是政府許多單位的合作結果,包括行政院、內政部(戶政司、資訊中心)、中央印製廠等,後續更需要各部會在作業上的數位轉型與變革,這是一個資訊作業推動基礎建設。在這些負責且有膽識的官員與同仁的努力與戮力從公之下,才有這個計畫,這是一個負責任的表現,也是政府單位累積數十年的知識與經驗後才會有的計畫。事前的規劃、事中作業的推動、後續的管理維護、作業過程的資安管控,都需要有相當的豐富的經驗與資源的投入。我認為在這一批優秀的公務員肯擔負起這個重責大任是值得肯定的,當然更需要行政院給予全力的支持。因為身為曾經的一個資訊主管,深深感覺到,需負責任與不需負責任,在言詞、想法與決策上是有很大的區別。
想想看,我國的重大資訊基礎建設,如戶政、地政、財稅、交通監理的推動,應該都已超過20年了。20年來,在民眾的心目中或印象,還有哪一些重大資訊建設可以被提起或提出來?如果要算的話,未來的數位身分證應該可以算得上。我期待、也相信我們的政府單位一定會排除目前一些被提出來的可能疑慮,如期推動數位身分證計畫。因為這是一個有需要、也必要、更為重要的一項國家資訊基礎建設。
(作者為退休資深資訊主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自由共和國》來稿請附:真實姓名、身分證字號、職業、通訊地址及戶籍地址(包括區里鄰)、夜間聯絡電話、銀行帳號(註明分行行名)及E-mail帳號。
刊出後次月,稿費將直接匯入作者銀行帳戶,並以E-mail通知。
文長1200字以內為宜,本報有刪改權,不願刪改者請註明;請自留底稿,不退稿;若不用,恕不另行通知;請勿一稿多投。
《自由共和國》所刊文章、漫畫,將於 「自由電子報」選用,不另外奉酬。
Email:republic@liberty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