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新任總統川普在台灣時間今天凌晨一點已經正式宣誓就職,揭開了今後四年這個世界領頭羊國家將帶給全球新挑戰的序幕。以身為美國人的意義,以及美國中產階級所面對的挑戰為標榜的川普政府,自去年十一月大選結果出爐以來,早就讓國際間驚呼連連,這種前所未有的高度不確定,此後將真實地逐一實現在眾人眼前。
川普時代的可預測性低,更源於美國本身非常成熟的民主體制,所必然生成調整與平衡的力道,這個機制會不時在對權力集中的總統制造成牽制,而今後的這位大總統採取回擊因應的方式,想必也將異於過往的多半記憶。最近獲頒金球獎終身成就的梅莉史翠普,公開與川普之間嗆辣的一來一往,恐怕僅是剛端上來的一道前菜而已。
作為美國人對於美國願景的勾勒若處於繼續辯論的狀態,那就更不用說這場內部辯論的聲勢消長,會如何在牽動亞太、歐盟的演變中,更加因素複雜。今年,在亞洲,中國即將召開中共十九次大會,確立由「習核心」提出的權力布局,連帶擴及東海、南海的政經戰略穩定;俄羅斯與川普之間引人揣測的關係,最終發展對川普是利是弊?誰都難以逆料。在歐洲,同樣有一連串的重要選舉馬上登場,這些國家佔了歐盟四十%的經濟,包括上半年的法國總統大選與下半年的德國議會選舉;右派的動向,對梅克爾魅力帶領下的歐盟前景,將不下於英國脫歐給世界的衝擊。
以上這些,或多或少,都讓台灣無法完全置身事外,不論是台灣本身、與中國的關係,或是未來的台美政經發展;甚至因「台灣牌」的施打,將成為熱點。既然世事莫測萬端,台灣在心理素質與實質行動上都要有提高風險意識的準備,既不一廂情願,也不過慮忌憚;不僅要隨時掌握主要大國的政策醞釀,也要拿得出能操之在我的主動鋪排,爭取最大的籌碼。
具體而言,今天上任的川普總統,最受台灣矚目的地緣政治與外交框架問題,首推過去兩個月由他本人領銜所營造的一個中國「談判論」,今後究竟會走向兩大衝突的僵局?或美中經過喊價最後達成交易?此一懸念逐步會上檯面、見真章。不論這博弈的進行,過程有多長?中途將增生多少標的物?終局會如何?有個基本原則應該是不會錯的,對於川普來說,這是無本生意,依據他的思維邏輯,這麼做的可行性很高。對台灣來說,所謂被當成一張牌來打的價值或功能,是在美中歧見尚未有效解決的階段才具備,一旦他們的交易完成,即是台灣機會結束、甚至威脅出現的時刻。
換句話說,台灣與其在川普是反中或賣台這種表淺的層次上爭論,不如共同認知:如何掌握這個演進的過程,全力擴增機會到愈多愈好,降低威脅到愈少愈好,才是台灣最應該做的,儘管我們不知道美中的角力會走多久。
其次,與台灣切身相關的,則是在前述格局影響下,今年秋天中共十九大閉幕後,習近平對台政策的發展,究竟會鬆會緊?我們已經可以判定,為了籌備十九大的順利召開,以及警告川普這隻北京心目中的黑天鵝不要亂飛,中國目前對台採取的是中止交流、陸客緊縮、斷交警告、機艦騷擾的冷處理,如此氣氛一旦蔓延,隨著美中較勁的持續,恐怕未來對台強硬的機率會遠大於懷柔。面對這樣的趨勢,如何精準傳遞訊息,避免北京誤判;同時妥善應變措施,提高中國所需付出的代價,也成為台灣有待一再確認的課題。
川普時代提供給台灣的,到底是喜是憂,取決於台灣的作為與能耐。但總的來說,此一提供,給了台灣選擇的可能,這種可能,過去連想都不必想。接下去,台灣的考驗是,能不能把過去這個月一些形式上的禮遇,落實為實質的利益,而且能夠鞏固下來,真正厚植國家的生存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