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瞭望之窗》全球難民問題:人道主義與國家利益的拉距

難民問題已不是可以憑地域、經濟等各種考量迴避的問題,也不是任何一個國家能夠視而不見的問題。這場艱苦戰役,考驗的是人道在國際政治中占有多少分量,更測試著主要大國的責任感和領導威信。遺憾的是,在今年首度舉辦的「聯合國難民高峰會」發表相關演說的歐巴馬,其實際政策和作為仍遠少於德國總理梅克爾,真該感到汗顏。

托克維爾

在美國主導下,今年聯合國大會進行期間也同時首度舉辦聯合國「難民高峰會」,遠在倫敦的國會大廈前草坪上,國際人權團體鋪上兩千五百具救生衣,象徵悼念過去一年多來從中東敘利亞渡海前往歐洲大陸時,不幸喪生在地中海的難民。

即將卸任的美國總統歐巴馬,也利用最後一次在聯合國大會發表演說的機會,呼籲全球主要國家承諾增加難民安置人數至三十六萬人,並增加捐助聯合國難民人道援助金額達到四十五億美金。歐巴馬在發表演說時,特別以感性口吻唸出一封六歲美國小男孩艾力克斯寄給他的信,自宮也隨即在網站上播出小男孩讀信的影片。艾力克斯說要邀請五歲的敘利亞男童歐馬蘭來他家裡住,當他的兄弟。

國際人權團體在倫敦的國會大廈前草坪上,鋪上兩千五百具救生衣,象徵悼念過去一年多來不幸喪生在地中海的難民。(REUTERS)

(六歲美國小男孩艾力克斯讀出自己寫的、要邀請五歲敘利亞男童來家裡住的信件)

兩個月前,歐馬蘭在敘利亞內戰僥倖存活,哥哥不幸往生。但他滿身鮮血灰塵、神情呆若木雞坐在救護車上的震撼影像,快速被傳送到全球社群媒體。歐馬蘭的境遇和一年多前另一位3歲敘利亞難民男童亞藍陳屍在土耳其海邊的照片,同樣令人鼻酸。

歐巴馬引用美國小男孩艾力克斯的信,強調這封信是「來自一位還沒學會對不同出身、臉孔、信仰的人們冷嘲熱諷、猜疑和恐懼的孩子」。歐巴馬這段暗喻,除了指涉美國總統大選過程中,共和黨候選人川普對不同族裔和穆斯林的歧視性言論之外,也諷刺部分國家內部極端「反難民」勢力的作為。

兩個月前歐馬蘭在敘利亞內戰僥倖存活,但他滿身鮮血灰塵、神情呆若木雞的震撼影像,快速被傳送到全球社群媒體。(AFP)

歐巴馬隨後加碼美國接納難民的數量,從去年收容來自全球八萬五名難民,增加到明年度的十一萬,其中包括一萬名敘利亞難民。歐巴馬的臨去秋波,有著國內選舉考量,更有交待他外交政績的設計,但是在全球難民議題上,美國的作為不夠積極,始終是各方批判的焦點。

事實上,美國政府對於難民的援助,不能僅從接納難民的數量來檢視。美國是出錢比出力更多,在全球各國捐助聯合國難民人道援助款項的四十五億美元中,美國就出資十億美元,主要用於難民應急食物、藥物、衣物與庇護所建置,這筆四十五億資金目標為提供一百萬難民孩童教育與一百萬名難民合法工作機會。台灣也善盡綿薄之力,除了捐款,還捐贈組合屋給難民收容所。

只不過相較於德國2015年接納逾百萬難民,並接受約四十四萬名難民申請庇護,為世界各國中最多,美國僅接納一萬名來自敘利亞難民,不免讓人質疑其誠意以及責任。至於歐巴馬在聯合國的感性訴求與呼籲,也讓多數人認為說得太晚、做得太少。甚至有不少歐洲國家呼籲美國和加拿大因為地理上阻隔的保護,應該承擔更多難民收容的配額。

德國於2015年接納逾百萬難民,並接受約四十四萬名難民申請庇護,為世界各國中最多,儘管8月中的民調顯示有52%德國人反對移民政策,德國總理梅克爾仍堅持只要只要遵守德國憲法規定,對於難民仍然會包容接納。(AP)

美國採取「多出錢、但少出力」的做法,自然有其國家安全戰略與國內因素考量,而且美國接收難民的來源除了中東,還有亞洲和中南美洲,更遑論這場火熱的總統選戰也讓移民議題成為政客民粹操作的工具。白宮將美國無法在全球難民議題扮演更主導性角色的罪過,歸咎於共和黨掌控的國會多數,因為共和黨主張緊縮並加強難民審查機制,若干共和黨執政的州更力主排除敘利亞難民。再加上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對移民和穆斯林的敵對性歧視性言論發酵,就構成白宮的主要卸責的藉口。

但如果看看德國總理梅克爾的勇氣和做法,美國應該感到汗顏。

去年梅克爾服排除歐盟國家不同意見,宣布德國要接納一百萬中東難民,主要考量是減緩德國人口老化危機,希望藉由接納年輕新移民來增加勞動力和調和人口結構。一開始德國人民還在火車站迎接經由歐陸或是地中海千里跋涉來到德國的難民,而德國政府也給予這些等待審核身分的難民人道對待,包括提供零用金和安排德語訓練等生活照顧等。但隨著德國國內「反難民」政黨的選舉操作,加上恐怖攻擊事件在歐洲和德國境內層出不窮,民意開始出現翻轉,反對梅克爾難民政策的聲音高漲。梅克爾所屬的基社同盟政黨甚至連續輸掉兩場地方選舉,她也坦承難民政策有錯,可能必須有所調整,但方向不會改變。

去年梅克爾服排除歐盟國家不同意見,宣布德國要接納一百萬中東難民,卻因恐怖攻擊事件和政治操作,造成民意翻轉,讓她坦承難民政策有錯,必須有所調整,但方向不會改變。(REUTERS)

很顯然的,難民問題是一場人道主義與國家利益的拉鋸,這種「各人自掃門前雪」(not in my backyard)的心態十足反映國家利益的現實。問題是,難民議題已經不是任何國家可以迴避的挑戰,即使這次聯合國難民高峰會有五十個國家承諾增加安置難民人數至三十六萬人,但根據「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公署」(UNHCR,簡稱聯合國難民署)估計,至少有一百二十萬名難民需要安置。聯合國統計,因戰爭、種族衝突、宗教迫害等原因,2015年高達六千五百三十萬人淪為難民,較前一年增加五百萬人,寫下新高紀錄。上週,非洲的南蘇丹成為繼索馬利亞、阿富汗、敘利亞三國之後,最新一個國內有破百萬人口流離他國的國家。

這場面對全球難民的艱苦戰役,考驗著人道在國際政治中占有多少真正的分量,也測試著主要大國的責任感和領導威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