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瞭望之窗》台灣政治領導人能從梅克爾身上學到什麼?

蟬聯六年富比世雜誌全球百大最有權勢女性榜首的梅克爾,其面對棘手的英國脫歐和難民問題,仍能保持冷靜沉著,對外協調各國財政和難民配額政策,對內無懼民眾反彈、積極溝通,化難民為年輕新移民,解決人口老化問題,值得所有國家領導人學習。

托克維爾

台灣不少政治領導人都對德國總理梅克爾推崇有加,包括總統蔡英文都不掩對同為女性國家領袖梅克爾的欣賞。但「梅克爾學」的領導特質究竟為何?她如何堅持自己信念、善用德國政治制度的穩定、以及沉穩內斂、大膽決策、不畏批評的人格特質,才是梅克爾成功治理的關鍵。

德國總理已蟬聯六次富比世雜誌每年公布的全球百大最有權勢的女性榜首。(AFP)

做為歐盟重要成員,德國近幾年在諸多重大事件上,逐步積累德國的新領導角色,以及梅克爾的國際影響力。從烏克蘭危機、希臘歐元風暴、中東難民潮加劇與土耳其協商難民遣返合作、再到英國公投脫離歐盟和對抗國際恐怖組織等,梅克爾居中斡旋,低調地「隱身幕後發揮領導」(leading from behind),讓梅克爾在歐洲事務甚至國際事務上的發言舉足輕重,儼然讓歐洲「德國化」。

尤其在英國決定脫歐、希臘運用民粹操作歐元危機、法國深受連續恐怖攻擊、部分東歐和中歐國家一度對難民築起阻隔的高牆、俄羅斯對烏克蘭蠢蠢欲動之際,梅克爾展現冷靜性格,呼籲英國人民理性抉擇、務實進行脫歐程序。她也要求希臘力行財政撙節。她更運作歐盟各國承諾接納難民的配額等,這些都是高難度的外交工程,縱使結果不全然完美,卻是關關難過關關過。

無論是英國脫歐,或是敘利亞難民問題,梅克爾都展現其冷靜沉著的判斷力,提醒或協調各國的相關政策。(AFP)

當然,對外關係只是梅克爾整體「總理遺產」的一部分而已。她在上述諸多重大歐洲議題的因應上,如何化解內部黨派歧見、減少民眾憂慮抱怨、凝聚德國社會共識才是台灣值得借鏡之處。尤其是現階段大聯合政府各黨最初在接納敘利亞難民政策上的立場分歧,各黨派甚至各邦在地域利益、意識形態上都各持己見。但自2013年起,梅克爾政府運用政治手腕細膩操作,先是在2012年逐步開放八萬名來自波士尼亞、馬其頓、塞爾維亞等較「安全」的國家難民,2013年増加此類「經濟難民」至十二萬七千人。同時梅克爾政府也與各邦政府協調難民安置設施和預算,化解德國人民對新移民湧入的不安,當時多數民意並不排斥難民。

只是當時參議院多數反對放寬難民庇護法,梅克爾政府透過縝密政黨協調和說服,終於在該年9月成功爭取到綠黨執政的巴登邦六張關鍵票支持,2014年再將難民收容數增加到二十萬。2015年起,愈來愈多逃避內戰的敍利亞難民經由陸路和海路逃往歐洲,一幕幕難民孩童溺斃陳屍海灘的畫面觸動人心、震撼全球。

自2013年起,梅克爾政府運用政治手腕細膩操作,先在2012年逐步開放八萬名國家難民,2013年増加此類至十二萬七千人,2014年又增至二十萬。(AFP)

就在部分東歐和中歐國家阻擋難民湧入之際,梅克爾無懼德國國內極端反難民和反外國人的團體批判,於2015年宣布將接收一百萬敍利亞難民,同時運作歐盟國家承諾接納難民的配額,接著又和土耳其談判難民遣返協議。這一連串漸進推動的難民政策,戰略目標在引進年輕的勞動力新移民,化解德國人囗老化的國家安全問題。這需要政治協商技巧、與民溝通的耐心、國際說服外交、堅定的抗壓性,以及果決的決策力,才能造就德國的領導地位。

當然過程中民意反彈日增,尤其是7月在德國南部發生數起攻擊事件,雖不必然和恐怖組織直接相關,卻也深化民意對梅克爾政府難民政策的不滿和質疑。這也構成對梅克爾最嚴峻的挑戰,對於明年德國國會選舉,儼然成為一場難民政策的公民投票。

位於德國南部的維爾茨堡於今年7月發生男子持斧隨機砍人事件,而一起數起的攻擊事件,也加深了人民對梅克爾難民政策的質疑。(AFP)

梅克爾能否再次化解難關?全世界都在看。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