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紐約地途》台灣美食何時才能進攻紐約?

說到台灣美食,大概人人都有一套自己的見解,但你知道,其實也有不少「台灣味」進軍紐約了嗎?除了很合理的「CoCo茶飲」,你知道紐約也吃得到刈包了嗎?小吃之王鹽酥雞當然也少不了,以及便當、牛肉麵……等。但,等一下!為什麼還有人以為刈包是日式料理?為什麼牛肉麵怎麼吃都不道地?來自NYDECO的怒吼,身在台灣的大家讀起來應該別有一番滋味。(甜笑)

NYDECO

從四月底到現在有三件發生在紐約與飲食相關的新聞,在台灣引起不小的關注。第一件事情是台裔的餐飲業者,同時也是作家的黃頤銘(Eddie Huang)在知名的脫口秀節目The Late Show with Stephen Colbert中向全美觀眾為來自台灣的刈包(Bao)正名,連續三次說出這個在紐約非常受歡迎的點心其實來自台灣,打破一般紐約客因為最常在日本拉麵店吃到刈包而誤以為那是日本食物的印象。其實刈包在紐約走紅最早應該是韓裔餐飲名人David Chang在他的Momofuku Noodle Bar拉麵店推出以搭配拉麵用的叉燒五花肉為材料 (有別於台式刈包是用焢肉)的「Pork Buns」之後,其他拉麵店開始跟風紛紛推出類似菜單,終於和日式炸雞塊 (karaage)共同變成紐約客吃拉麵時必點的兩樣前菜。黃頤銘應該是公開在美國電視媒體上將刈包和台灣做連結的第一個人。

Pork Buns(刈包)是許多紐約客吃拉麵時必點的前菜,但大多不知道其實這是源自台灣的夜市美食。(圖:作者提供)

第二件引起台灣媒體注意的事情,是原本在當律師的台裔紐約客王榮光有感於兒時與父母回台探親時,最有印象的記憶就是逛夜市,興起在族裔多元的皇后區辦一個以台灣夜市為模型的飲食市集的志向,去年首度在皇后區科學館旁的停車場成立一個從四月到八月每星期六晚上六點到十二點的國際美食夜市,一年經驗下來,王榮光加強媒體的宣傳並擴張參與攤位和新添一個啤酒專區,在今年開幕首週就因為人潮爆多而成為紐約網路媒體火紅事件。夜市裡面的美食攤位除了傳統的台式刈包、鹽酥雞和珍奶外,也有拉丁、韓國等街頭美食。雖然夜市排隊的人潮眾多,還是吸引不少台灣留學生和移民前往感受一下「類台灣夜市」的氣氛。

紐約的布魯克林夏天週末白天有Smorgasburg餐飲市集,而去年開始在皇后區科學館旁的Queens Night Market是台裔律師王榮光把台灣夜市概念帶進紐約的第一個夜間市集。(圖:作者提供)

第三件是紐約時報報導一則開在曼哈頓中國城的台灣便當專賣店Taiwan Bear House(台灣熊屋),紐時文章還介紹了台灣鐵路便當的歷史和簡單製作過程。台灣熊屋從台灣空運來美用來裝便當的木盒,也是店家特色之一,充滿濃濃的懷舊風味。之前沒有正式餐飲經驗來自台灣的三位合夥人在一年的努力下,現在也算在紐約的餐飲界為台灣美食插下一面旗。

Taiwan Bear House(台灣熊屋)台式便當店在曼哈頓下城已經打響名聲,紐約時報也做了特別介紹。(圖:作者提供)

所以台灣人引以為傲的台式美食準備要攻進紐約了嗎?其實路還非常漫長。

紐約是一個民族文化融爐,紐約客一向很自豪在紐約可以吃到世界各國最正宗的料理,不用離開這個城市就可以吃遍全世界,但筆者已經在這居住超過二十年了,仍不敢也無法說出在紐約可以吃到道地的台灣料理,真正打進紐約市場的台灣品牌還是只有泡沫紅茶的茶飲連鎖店如「都可茶飲CoCo Tea」,「嚮茶」和「日出茶太」等,一般台僑熟知的台菜館集中在皇后區法拉盛或艾姆赫斯特等華人聚集的地方,很少本地紐約客會特地來吃。許多已經頗有歷史的餐館因為經營者退休或是換成中國來的廚師,造成菜餚品質參差不齊,導致在紐約吃台式料理有種感覺相似,卻又是隔靴搔癢的感受。

近幾年日本拉麵店如雨後春筍般一直在紐約各地出現,有些是已經在日本相當知名的品牌如一風堂,ラー麺ずんどう屋(Zundo Ya)和今年要進駐紐約的一蘭拉麵。也有些是曾經在日本當過廚師想來美國闖一闖、一圓開餐廳夢的日本人,像是之前介紹過在波士頓的Yume Wo Katare夢を語れ拉麵和去年底開的Mentoku Ramen。這些現象讓筆者常想到為什麼沒有像牛肉麵或是滷肉飯、焢肉飯還是海產攤熱炒、涮涮鍋等相當具有台灣美食代表性的餐廳意圖打進紐約飲食界的主流市場呢?即使像鼎泰豐這種知名餐館也只到西岸的南加和西雅圖等城市,為什麼鬍鬚張魯肉飯或錢都日式涮涮鍋這樣的連鎖店沒有要來海外展店的野心?

在紐約的台僑羨慕美西最主要的一件事,是好吃的道地台式料理多在西岸,連西雅圖都有不比台灣差的小火鍋店。(圖:作者提供)

當然以消費者的角度總是一廂情願地以為只要在台灣已經有技術,有經驗到海外開店似乎不是太難 。但畢竟要離開已經營有成的舒適圈到異國開店,除了本身有拓展國際市場的野心外,還要有真心發揚台灣美食文化的使命感,才可能有所行動。事前的市場調查,西方人口味的研究還有最重要的地點和相關法規,可能都會讓在台業者覺得太麻煩而放棄,所以其實要真正引進台灣美食文化最主要的力量,還是要靠紐約當地的僑民。

前面提到的「都可茶飲」美東總代理Sam Lin就是一個很讓人鼓舞的例子。從之前的快可立到現在的都可,Sam是極少數把市場目標放在曼哈頓紐約客身上的業者,而不是只想做華人生意。短短幾年時間,都可茶飲在紐約市的曼哈頓與皇后區已經有十三家分店,今年夏天更會推出專賣珍奶的餐車,在紐約最熱鬧的幾個街頭販售這個目前最有台灣代表性的茶飲。三月底才在布魯克林八大道開幕的「Chi Ken去啃.台灣第一家鹽酥雞」,是紐約留學生和台僑期待非常久的正宗台式鹽酥雞專賣店,從小移民紐約的黃老闆把台灣人最愛的夜市美食鹽酥雞原汁原味搬來紐約,除了布魯克林第一家店,之後還計畫會陸續在皇后區和曼哈頓開分店,同樣把這台灣美食推到紐約的飲食地圖上。

 Sam Lin接下都可茶飲(CoCo Tea)的美東代理權後,目標不僅放在華人市場,許多分店都開在曼哈頓最熱鬧的地區,讓紐約客更容易接觸到這最具有代表性的台灣飲食之一。(圖:作者提供)

 三月下旬才在布魯克林開的「Chi Ken去啃.台灣第一家鹽酥雞」是第一家真正把台式鹽酥雞帶進紐約的店,之後也計畫在曼哈頓與皇后區新添分店。(圖:作者提供)

大概是受到日本拉麵在紐約大受歡迎的刺激,其實筆者最希望能讓紐約客吃到的台灣美食是牛肉麵。雖然在皇后區華人商區有「快樂牛肉麵」和「三五九牛肉麵」等賣台灣牛肉麵的店家,但不知為何,口味總是差強人意,無法做到在台灣吃到的牛肉麵那樣湯濃麵Q肉大塊的滿足感,服務的顧客還是以華人為主。我相信以紐約客能夠接受並喜歡道地日本拉麵的情況下,如果有台僑願意回台灣取經,把好吃的牛肉麵、滷味小菜帶進紐約的主流市場,一定能夠掀起一陣台灣麵食風潮的。

 紐約雖然有幾家餐廳賣台灣牛肉麵,但味道總是無法和台灣吃到的牛肉麵相提並論。筆者最希望台灣眾多美食中的牛肉麵,也能夠像日本拉麵一樣,打進紐約飲食的主流市場。(圖:作者提供)

在那之前,想讓紐約客體驗台灣美食的美味,也只有每年五月的「台灣巡禮文化藝術節 (Passport to Taiwan)」時帶著當地的同事好友,到各攤位淺嚐體驗一下了。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