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盛礎纓
中國藉聯大二七五八號決議對台發動法律戰廣受關注,另一場悄然進行的法律戰卻未受重視。金門水域管轄權正成為中國以法律改變現狀的戰棋,我國必須積極展開「法律敘事作戰」以捍衛話語權,否則將面臨更大挑戰。
金門禁限制水域自一九九二年由國防部依《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劃設,但在二○○九年行政院公告的領海基線範圍中,金門、連江雖為我國領土,其周邊水域卻未被劃入我國領海範圍。由於金馬水域被劃入中國領海基線內側,依國際海洋法被視為中國「內水海域」。過去兩岸基於默契進行執法,但今年二月的「金門二一四事件」使這種脆弱平衡徹底破裂。
金門二一四事件後,中國國台辦藉機聲稱「根本不存在所謂『禁限制水域』」,中國海警隨即在金廈海域展開「常態化執法巡查行動」。此舉意在削弱我國管轄權,並企以「執法事實」為其主權聲索背書。
中國海警迅速升級侵擾行動,多次闖入禁限制水域、登檢台灣漁船,甚至參與軍演並發布環台巡航示意圖。截至十一月廿六日,中國海警船已五十四次駛入禁限制水域。
我國雖以海巡署派艦驅離應對中國侵擾,但成效有限。筆者擔憂,若政府忽視中國以法律戰改變現狀的意圖,此模式恐複製到其他離島甚至本島周邊海域,對主權構成重大威脅。
十一月廿八日,立委羅美玲針對「中國在金門水域發動法律戰」向外交部長林佳龍提出質詢。她指出,中國行動本質為法律戰,詢問外交部是否擬定策略應對,並示警若缺乏法律敘事與國際宣傳,我國可能喪失金門水域管轄權,為中國侵蝕其他區域埋下隱患。
面對中國在金門水域的法律戰,台灣需立即行動。外交部應結合法律專家制定策略,深入研究金門水域法律性質,並透過國際宣傳揭露中國行為本質,爭取國際支持。同時,針對其他潛在爭議預作準備,唯有多層次的外交與法理佈局,才能守護台灣主權與安全。
(作者為政治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