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語言識別 是台語不是閩南語

◎ 葉欣怡

最近,中國海警釋出在金門海域執法影片,引起了對海域安全的關注,同時凸顯了閩南語與台語之間的語言差異。

根據行政院命令(臺文字第1110025587號函),各機關應統一使用「臺灣台語」名稱,但文化部及教育部卻持續使用「臺灣閩南語」,拒絕執行命令。這種行為不僅與事實不符,也導致語言名稱的混淆,使人誤以為閩南語就等同於台語。與此同時,高雄市政府計劃成立一所「台語」實驗小學,此舉對台灣母語保護運動來說,是跨一大步。

要明確理解閩南語與台語的區別,台語是台灣本土的方言之一,在日常生活中被廣泛使用;而閩南語則是福建、廣東等地閩南族群使用的語言,涵蓋範圍更廣。學術上,雖然台語是閩南語的一部分,但兩者在使用範圍和文化內涵上有所不同。經過數年的變化,腔調、文法及用字也有極大差異。若持續使用閩南語一詞,不但讓人錯亂,且讓我母語教育一直停留在錯誤的自我身分認同。

(作者為台南種籽創意繪本手作坊負責人)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