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135年老店的文資意識

◎ 陳建竹

臺鐵局在歡度六月九日鐵路節暨一百卅五周年時,轄下的有形文化資產也分別有兩件大事,一是位於彰化的扇形車庫啟用百年紀念,另一則是臺南車站建築修復工程未依文資法規定施工,慘遭承攬廠商破壞之憾事。

彰化扇庫及臺南車站改建工程,分別於一九二二(大正十一)年及一九三六(昭和十一)年完成後啟用至今,都極具鐵道文化資產保存之珍貴價值。

然而,就在鐵路節前夕,歷經多年古蹟修復工程仍未完工的臺南車站,被媒體爆料出承攬廠商未依文資法規定施作,擅自變更工法,且將車站建物外牆部分日本時期磁磚及具特色窗台敲除、二樓原鐵道飯店具歷史感的衛浴設備佚失或丟棄,造成無法原物修復之誇張憾事。車站隸屬臺鐵局管理,修復工程經文資審議通過後實施。但整個錯誤修復的過程,凸顯出承包商對古蹟修復工法認知及現場施工方法的嚴重偏差、監督單位的工程監督機制失能,以及發包單位在工程履約過程中未能確實做好督導及查核,造成古蹟難以彌補的損失。

歷經多年古蹟修復工程仍未完工的臺南車站,被媒體爆料出承攬廠商未依文資法規定施作,擅自變更工法,造成無法原物修復的憾事。(本報資料照)

同樣已被列為古蹟的彰化扇庫,其保存的命運與臺南車站有部分相似。一九九四年底,臺鐵局以興建電車維修車庫為由,已發包完成準備拆除彰化扇庫,幸好民間愛好鐵道文化人士串聯及聯手時任立委的翁金珠女士,並肩站在扇庫前力抗怪手,幾經折衝下,才讓扇庫免於遭到毒手。

相同的,一九九六年因南鐵地下化計畫已漸成形,臺南車站曾被考慮拆除改建成商業大樓,相關訊息被在地的鐵道作家蘇昭旭先生與成功大學師生們知道後,爭相奔走呼籲保存舊車站之重要性,最終車站得以倖存。

這兩處鐵道古蹟好不容易躲過天災人禍得以留得百年身,盼臺鐵及相關權責管理機關更應記取臺南車站因修復不當衍生的慘痛教訓,建議及早針對彰化扇庫的建築構件、基本測繪資料、操作原理及歷史文化資產陳述等作業,作未來修復全盤規劃與準備。

(作者為台灣鐵道暨國土規劃學會理事)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