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開講》文化的天際線危機,被高樓「侵占」的景觀

吳柏瑋

「景觀」一直以來都是台灣文化資產及城市總體營造上的弱項,而其中「天際線」更是長期以來被忽略的重要公共資產;從去年年底的因為灣潭開發而導致的碧潭景觀保護行動,到今年艋舺龍山寺背後將蓋起31樓高樓層建築及高雄蓮池潭的龍虎塔景觀即將因為開發案而遭破壞,我們可以明確地體會到台灣在都市規劃對於「天際線」保護與限高規範上的疲弱不振。

從文化的角度來看,任何一棟歷史建築、紀念建築乃至古蹟,與當地的地理、水文、天文皆有必然關聯,文化是由人類與自然共同共融而出的結果,但長期以來文資法保護的對象僅有建築本身及其附屬,頂多就是遮蔽時會有所罰則,但對於建築本體因景觀被破壞後導致文化價值受損的問題卻隻字不提;要知道,文化資產是一種公共財,他所代表的價值不只是單純的觀光產值,更是對於台灣人乃至全人類而言在歷史學、人類學、建築學等多方學術價值。

龍山寺後方白色建物為已落成的榮曜建設都更案「榮耀天邑」。(本報資料照)

要知道包含美國、日本在內的國家都曾經為了保護景觀或文化,進而設立法規以要求建築興建時必須限高或限制其建築形式,1899年美國國會頒布法令,華府的任何建築物均不可以高過國會山莊,2002年日本頒布《景觀法》設立景觀區,對於建築物的新建、增建、改建、遷移、改變外觀之修繕或變更模樣或色彩都有規範,在該法中更有一句「良好景觀是國民共通之資產」,以表示景觀與公共利益的直接關係。

回到台灣,台灣的《文化資產保存法》卻只有規範「營建工程或其他開發行為,不得破壞古蹟、歷史建築、紀念建築及聚落建築群之完整,亦不得遮蓋其外貌或阻塞其觀覽之通道。」如此模稜兩可也不完整的規範,就如去年碧潭「文化景觀」的保存行動,貴為全台知名的風景區卻面臨將被建築毀山壞水的困境,卻沒有任何法律能夠給予保障與限制,而次從蓮池潭龍虎塔及艋舺龍山寺更是荒謬,難道台灣的「古蹟」觀念真的只剩下那建築,而不包含整體的人文、歷史與「空間」了嗎?

天際線的危機,不只是美感的威脅,更是對於台灣文化保存及永續發展最大的傷害,一時的蓋房發大財,卻犧牲未來百餘年的台灣文化公共財。

(作者為暗坑文化工作室執行長)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請勿一稿多投,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