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農業二三事》水果出口的二支箭頭

「台灣水果出口」戰略目標,鳳梨與釋迦幾乎確定是最重要的二支箭頭。但市場瞬息萬變,機會也稍縱即逝,配合新南向政策推進,這兩支箭頭部隊演前會出現甚麼阻礙、又有哪些利基?

焦鈞

在軍事戰略用語上,「箭頭」帶有多重意義,不論是打前鋒或是制敵利器,用這樣的概念看待政府念茲在茲的「台灣水果出口」戰略目標的達成,鳳梨與釋迦幾乎確定是最重要的二支箭頭。但市場瞬息萬變,機會也稍縱即逝,配合新南向政策推進,這兩支箭頭部隊演前會出現甚麼阻礙、又有哪些利基?且娓娓道來。

鳳梨:不確定的政治干擾因素

鳳梨榮登水果外銷排行榜榜首已連續三年,自2014年異軍突起,從排名第三直接挑戰當時排名第一釋迦,緊追在後只有17公噸的微幅差距,隔年(2015年)馬上躍升2.5倍,達到一年出口總量22,773公噸,穩坐冠軍,將釋迦遠遠拋出在後(2015年釋迦出口總量為12,392公噸) 但熟悉鳳梨出口業務的圈內人都知道,這樣的數字放大,背後是中國市場的政治操作所帶起的風潮;當然,我們絕對不能否認台灣鳳梨出口主力的「台農十七號金鑽」比起鄰近東南亞國家,特別是比菲律賓的SP2品種更有一定的口感競爭優勢。

台灣鳳梨出口主力的「台農十七號金鑽」比起鄰近東南亞國家,特別是比菲律賓的SP2品種更有一定的口感競爭優勢。(本報資料照)

在歷經2016、2017年的兩個榮景高峰,現在要關注的是「今年是否開始走下坡?」

以下這張每年一、二月鳳梨出口與過去同期相比較的走勢圖,反應了先從今年開春以來,鳳梨出口曲線反轉的驟降程度,很難不讓人擔憂;2017年的總出口量也現疲軟,雖仍維持在2.7萬多公噸,但比前一年已減少約1,500公噸,跌幅達到5%,已見警訊。

再看下面二個統計表中看出,今年一、二月鳳梨出口,竟然只有784公噸相比,衰退幅度高達73%;這個784公噸數字背後,比較值得憂慮的是,中國市場的大幅萎縮,雖有其他市場出口做為風險分散,但出口額太小,並沒有辦法彌補中國市場的衰退數字。

如此一來,也更加證明,就市場風險分散角度,往中國以外的東南亞、日本與加拿大的成熟市場開拓,有其必要性;但同樣的從上述統計數據中也得知,貿易動能仍未跟上;就是因為海外市場的布局很難在短期間見效,主管機關與民間更需相互協調合作,避免鳳梨這個箭頭受到中國市場的不確定因素影響,連帶造成國內供給的失調。

釋迦,會是另一支利箭嗎?

日前農委會主委率隊前往馬來西亞,為台灣釋迦(鳳梨釋迦品種)登錄馬來西亞七大通路舉行促銷活動剪綵。確實,馬來西亞擁有很強的市場潛力,加上華人在當地的消費力與飲食習慣,以及台、馬民間的長期友誼關係,都有助於台灣水果市場的推進。

鳳梨釋迦這個品種東南亞市場少見,加上其耐儲運、糖度高,早已在中國市場賣翻天。(本報資料照)

特別是,鳳梨釋迦這個品種東南亞市場少見,加上其耐儲運、糖度高,吻合當地人愛吃甜的飲食習慣,早已在中國市場賣翻天。不過,同樣從統計數據上來看,鳳梨釋迦在中國市場,也遇上瓶頸。

由於釋迦的產期每年的冬季,到隔年的清明過後進入尾聲,因此出口的暢旺季節為每年的12月到隔年的3、4月間。從下列統計表中可以得知,2016年跨到2017年的這個產期出口量,比前一個產期出口量,從12,460公噸下滑到6,221公噸,跌幅逼近5成;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二月,出口量似乎又有回穩跡象,但業界多不看好後勢。主要還是中國市場的受挫,讓釋迦出口值大受影響。

再來看看釋迦出口馬來西亞的統計表,可以得知這還是一個處女地,與整個出口市場相比,所佔比例極低,如果今年這一波的銷售具成效,應該能反應到後續3~5月的銷售數字。如果根基打好,市場口碑與行銷成功的話,往後幾年或許能看見向上的銷售曲線。

不過,釋迦這另一個箭頭,要能夠發揮其開疆闢土的角色,恐怕得進一步思考在出口市場的通路配合上,如何達成一個三贏局面:通路商有錢賺、消費者吃到物超所值的好水果,最後當然是台灣水果藉此建立灘頭堡。也因此,這絕對不能以打游擊戰的運作模式,仍必須從產地供貨端的整合開始,種植出馬來西亞市場需要的「品規」;同時,在釋迦成為一支利箭之後,後續還有哪些台灣農產品要跟進,這需要「思考一步到位、計畫分段實施」,否則後繼無力,在今年五月過後釋迦銷售期結束之後,台灣水果也就從馬來西亞的通路上下架,豈不做了白功!

上述這些,都已是老生常談!重要的是,仔細看看下列的統計圖表,這裡面扎扎實實地告訴了在海外市場衝鋒陷陣的貿易尖兵,接下來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挑戰才正要開始;寬廣的市場成長空間,也等著你們去開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