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超A評論》想成為你的目的地:在新千歲機場發現北海道

新千歲機場的航廈內部固然可以被視為是由數量龐大的商品與商業設計所堆砌起來的百貨公司,但因為這許多的商品中都蘊含著由北海道各地匯聚而來的地方特性與社會脈絡,因此使得新千歲機場表現出與其他歐美國際機場十分不同的一種感覺結構,並且慢慢地成為了一個會讓外地遊客令眼看待的「地方」,而非只是一個返航的通過點。

張正衡/台大人類學系助理教授

位於日本札幌市近郊的新千歲國際機場,在我看來,是一個獨特的、具有強烈北海道「地方」氣味的機場。

航空運輸一直是北海道聯外旅客交通的主要管道,而北海道首府的新千歲機場(以下簡稱新千歲)毫無意外地成為其空運網中的最大節點。既是如此,對當地產業來說,新千歲可說是對外地遊客進行促銷的最終接點。或許是在這樣的脈絡下,新千歲機場便逐步地被打造為一個以在地土產與地域特色為核心的購物中心,以試圖發揮這個機場的最大效益。然而,這樣的發展似乎又使得這個機場慢慢形成了一個具有地方特色的在地小社區。

我在八年前初次造訪已開業20年的新千歲時,為了轉乘火車而經過機場的中央大廳。甫一踏入那個挑高的寬闊空間裡,便被眼前五花八門的北海道土特產以及種種充滿地域意象的商業設計,給震撼得說不出話來。當時才剛開始研究北海道的我,還沒能充分體認到:眼前五彩繽紛的富饒景象,其實正深刻地反映出這個北方國度在當今日本列島社會中的結構性位置。

新千歲機場大廳。(cheapoguides.com/)

在中央的大廳裡,由幾家日本百貨公司領軍的各式在地土產與農產生鮮販賣店,配合在地水產業者設置的各種海鮮漁獲商店,讓即將登機的旅客也能很快地把北海道的山珍海味打包託運上機。這裡所蒐集的各式北海道名特產與工藝品的齊全程度,很可能勝過任何一個日本城市的特產中心。而且再想想:世界上又有多少機場的商店街,可以提供現撈的螃蟹活蝦供你選購的呢?

在三樓的飲食樓層,遊客除了可以找到北海道各鄉鎮引以為豪的在地餐飲品牌(例如函館的「函太郎」迴轉壽司、十勝的「花畑牧場」等),更可進入搜羅了北海道各地拉麵口味的拉麵名店街(當然,這在日本也並非新千歲首創)品嚐不同地區的湯頭與麵條。

如果用雨傘的剖面圖做個比喻,那麼新千歲機場半環狀的國內線航廈(主棟)與中央棟就宛如傘面與傘骨,而新建的國際線航廈與其間的連通道就是傘柄和把手。前述的土產大廳位於中央棟,而連通道的三樓也被打造成一條「微笑之路」,沿途之佈滿了多啦A夢主題樂園、Hello Kitty遊樂園與Royce巧克力觀光工廠,正巧連結上中央棟三樓的飲食街與四樓的溫泉旅館、電影院與雪初音等動漫主題館。從主題樂園到庶民文化把國際遊客也一路引誘進日本消費文化的甜美陷阱裡。

中央棟二樓大廳有各式在地土產販賣店,配合在地水產業者設置的各種海鮮漁獲商店,讓即將登機的旅客也能很快地把北海道的山珍海味打包託運上機。(新千歲機場官網)

三樓的飲食樓層搜羅了北海道各地拉麵口味的拉麵名店街。(http://wowsabi.com)

我於2009年初訪時,國際線航廈尚未完工。但當時那個以北海道食材、名產與品牌所打造出來的中央棟航廈就已經成為了整個機場的核心。換言之,當新千歲機場所服務的國際旅客還相對有限的時候,機場的商業空間設計早就已經是全面朝向販賣名特產給前來出差或旅遊的日本國內遊客在進行規劃了。

對一般(居住在本州)的日本人來說,北海道是個寬廣、豐饒卻相對充滿異國風情的北國領土,也是日本日常飲食生活中的重要食材產地。而與之相對的,前往北海道的往返旅行費用,卻有可能比週末飛到台北來玩個幾天還要高昂。農產、山產、海產、還有野生動物(如「熊出沒注意」)恐怕是最符合絕大多數日人觀光客對北海道期待的商品了。既然如此,推出有針對性的產品以滿足遊客的伴手禮(お土産)需求,就理所當然地成了北海道拼經濟的不二法門。這就是新千歲機場的獨特賣文化之經濟基礎。

世界上絕大多數的機場,在我個人的印象裡,都採用著冰冷、明亮而富有現代感的色調與材質所打造,內部充斥著世界(ㄡ ㄇㄟˇ)名牌的精品免稅店、連綿的昂貴餐廳與速食連鎖店的混搭,以及多半不怎麼有特色的紀念品店。在我所造訪過的幾個國際機場中,即便算上那些歐美著名觀光城市的機場,也實在沒看過類似新千歲這樣的光景。

新千歲機場四樓的溫泉飯店。(圖:新千歲機場官網)

的確,對於歐美的空間研究學者來說,機場是一種現代性(或所謂「超現代性」)的產物,因此多半具有相似的設計風格與品味。例如在《非地方》這本著作中,法國人類學家Marc Auge就曾指出:相對於原本人們成長、生活且熟悉的「地方(place)」,「非地方(non-place)」空間正在現代文化中被快速地建置、複製與衍生。Auge認為,機場、高速公路、飯店房間、購物中心,都不是充滿熟悉的社會關係與歸屬感的「地方」,而是他所謂「非地方」的代表範例。

類似的觀察也可以在社會學家Sharon Zukin對於現代都市文化的分析中看到。她認為,一種「目的地文化(destination culture,或譯為終點文化)」正在全球的都市地區蔓延。這種追求特定階級品味與經營獲利模式的資本主義文化邏輯,已經逐步地將原本都會中許多各具特色、有趣的小角落、小地方,轉變為符合單一全球文化品味的消費空間。也因此,她發現全世界的都市好像都正在變得越來越為相似。

而新千歲機場的做法,乍看之下似乎是又一次地複製了這種全球消費文化,而只不過將購物中心與機場這兩種「非地方」的存在相結合。但是,我認為歐美批判理論家對於西方購物中心(shopping mall)文化的批判,並不能直接被套用在日本,特別是在新千歲機場大廳的案例上。

若再仔細考察一下新千歲發展的始末,我們會發現:雖然新千歲機場中的空間設計與實踐並未完全脫離一般資本主義商業模式的發展類型,但是卻也不盡然只是單純移植、套用全球品牌與高價精品所建構而成的。如果說,電影《航廈情緣》讓我們注意到「冰冷的機場建築中可能存在著溫暖的人際關係與社群互動」的一種可能性,那麼,新千歲的例子則是把更多具有地方性的物質元素帶入了這種想像之中。

新千歲機場國際線航廈。(By Tennen-Gas,commons.wikimedia.org/)

新千歲機場的航廈內部固然可以被視為是由數量龐大的商品與商業設計所堆砌起來的百貨公司,但因為這許多的商品中都蘊含著由北海道各地匯聚而來的地方特性與社會脈絡,因此使得新千歲機場表現出與其他歐美國際機場十分不同的一種感覺結構。

那麼,新千歲營運團隊的作法是不是已經成功把機場打造成一個新的觀光「目的地」?

這個問題的答案雖然尚待研究證實,但眼前可見的景象是:新千歲機場似乎已經慢慢地成為了一個會讓外地遊客令眼看待的「地方」,而非只是一個返航的通過點。試想,當你在努力追求高CP值、行程總要塞好塞滿的北海道假期中,竟已自然地開始考慮預留時間到機場買買逛逛的時候,是否表示新千歲機場已被視為與其他旅遊地點相近的一種存在了呢?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