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故事》從日本到敦煌,從印度到希臘──風神圖畫串起的世界史

東起日本,西到阿富汗,整個亞洲大陸,有這麼多的人物圖像呈現相仿的特色,並且都與風神有關,這顯然不會是巧合,而應當看做一種宗教藝術創作的母題的跨文化傳播。問題是,這種風神形象的源頭,究竟在哪裡呢?

Photocredit:柘榴君

陳韋聿 EMERY

是的,今天的主角就是圖中這個有點搞笑的傢伙。在七月中故事的新書分享會裡面,我們也曾經把這張由柘榴君手繪的明信片,分享給到場的讀者。啊如果你以為我們只會送你明信片,你就把事情想得太簡單了嘖嘖嘖──送明信片當然是要講故事啊(泛舟哥上身)!下面的文章,我們就要來講講圖中這位老兄的身世來歷。

風神跟他的好兄弟雷神,常常成對出現在各種場合,他們同時是日本傳統文化裡面非常鮮明的兩種神祇形象。我自己一輩子只去過日本那麼一次,但短短數日的行程裡面,就曾經在東京近郊的日光山上,碰到兩尊威風凜凜的風神像跟雷神像。而如果你喜歡看日本的漫畫、動畫,你可能會驀然發現:原來這兩個專責颳風打雷的傢伙,老早就與你在其他地方見過面啦!

來看看風神雷神是如何的無所不在──圖上是一代宗師大友克洋的作品,據說在仙台機場。圖左下是大阪環球影城的風神雷神拉麵。圖右下超好笑,是東京國立博物館跟BE@BRICK合作推出的風神雷神盒玩,超有創意噠!

是的,當《One Piece》的艾涅爾在那邊喊招的時候,當《火影忍者》的佐助跟鳴人互相揍來揍去的時候,這兩部超受歡迎的日本漫畫,其實全都用上了風神跟雷神的點子。甚至是乍看之下跟歷史幾乎扯不上關係的鋼彈機器人,也都從這兩位老兄身上取汲了靈感。另一方面,這對活寶在日本人的生活裡面,也近乎無所不在,不管是機場、拉麵店、盒玩,到處都可以看到他們的蹤影──這樣,你該知道日本人到底有多愛他們了吧!

一、

好啦,讓我們把故事拉回到一開始的那張明信片。柘榴君改繪的這張圖,它的源頭其實是四百年前的一件藝術品,名字叫《風神雷神圖屏風》。顧名思義,畫作是表現在屏風上頭的。這幅畫裡頭的風神與雷神,在日本可以說是家喻戶曉,普遍為人所熟知。也因此,風神與雷神的形象相當廣泛地出現在各種場合,同時也衍生出了多不勝數的二次創作。

俵屋宗達,《風神雷神圖屏風》。目前擺在京都國立博物館。建仁寺過去保存了許多日本的重要文物,而這幅屏風則是其中最貴重的一件國寶。Photocredit:https://www.flickr.com/photos/kusutomo/8522957693

《風神雷神圖屏風》的原作者叫俵屋宗達,這位日本藝術史上非常重要的畫家,除了曾經給日本人製造出一大堆國寶以外,相關的文獻紀錄十分稀少,他的生平故事也因此成謎。不過,俵屋宗達的重要性是無庸置疑的。日本藝術史上有所謂的「宗達光琳派」(常被簡稱為「琳派」),說的就是由俵屋宗達開創的一種藝術流派,並且由他的弟子尾形光琳進一步地繼承、闡發。

琳派藝術在近代日本相當的受到歡迎,這種藝術風格並且走進了人們的生活,大量地被各種日常器用所採借,而琳派本身的持續發展,也深刻影響了日本人的美學概念。有趣的是,歷史上許許多多重要的琳派藝術家,都曾臨摹過俵屋宗達的風神雷神圖,而這些臨摹作品,也被收藏在各個博物館當中。因此,除了宗達原作的複製品以外,你也很有可能在其他地方,看到長得非常相像的風神雷神圖。

由上而下分別是三種版本的《風神雷神圖》(俵屋宗達、尾形光琳、酒井抱一),看得出他們的不同點嗎?

《風神雷神圖屏風》是琳派藝術這麼重要的一件作品,裡頭的風神與雷神形象會受到日本人的歡迎,大概也是挺合理的事情(其實我覺得更重要的原因是風神被畫得太可愛惹)。不過,畫畫總是要取材的,要描繪神明的形象,可不能自己憑空亂掰,得去找找資料才行。而歷史學家就認為:俵屋宗達當年在創作這幅屏風的時候,可能從京都東山三十三間堂的兩件木雕裡面,找到了一些靈感。

Photo Credit:http://083.hanatoweb.jp/828

藝術史專業的細節比對,這裡沒法說得清楚。但是,若我們只憑第一眼的印象,去比較上面兩尊木雕與《風神雷神圖屏風》裡的風神、雷神形象,其中最為鮮明的共通點,是不是他們各自所使用的道具呢?這兩件作品裡的雷神,背後都有一圈鼓,而他們也都拿著形狀相仿的鼓棒。另一方面,風神的手上,則握著一條長長又鼓鼓的布袋。顯然,風神與雷神應該長得什麼樣子,在這兩者之間,是存在某種共識的。

上面談到的兩件木雕,他們的製作年代被推定在鎌倉中葉。所以現在我們可以確定:長這個模樣的風神與雷神,在日本至少可以追溯到西元13世紀。那麼,在13世紀以前,還有沒有別的藝術作品,可以找到這兩位老兄的蹤跡呢?

瞧瞧現存的另一件日本國寶──8世紀奈良時代的繪卷《過去現在絵因果経(醍醐寺本)》,你一下子就可以找到左上角那個長得有點可愛的雷神,還有圍繞在它身邊的那一圈鼓了。那麼,風神呢?嘿嘿,他在這張局部圖中間偏右的地方,你看他高舉的雙手握著飄在半空中的長布條(風帶、風巾),雖然不是布袋,不過動作與特徵,基本上與我們前面看到的風神是很相近的。

問題又來了:奈良時代的日本畫家,又是參考了什麼東西,才創作出了身後有一圈鼓的雷神、以及手持長布條的風神形象呢?

嘖嘖,這故事可真是沒完沒了啊……

這兩尊風神雷神塑像在東京郊區的日光山上,德川家康沉睡的大猷院二天門口,幾百年來一直以他們的猙獰面目守護著家康公的陵寢。Photo Credit:http://bonzoblog.exblog.jp/12691918/

二、

有些朋友可能會覺得問題沒那麼複雜:要尋找神明的形象,翻翻日本的神話不就得了──你看歪國人的雷神索爾,該長什麼樣子、拿什麼道具,人家北歐神話,不都交代得清清楚楚嗎?

這個思路本身是正確的,但找不到答案。日本最早的神話體系是《古事記》《日本書紀》建構出來的,這兩本古書就曾說到:開天闢地的伊邪那岐與伊邪那美創造出了風神。而在故事裡面,雷神也一口氣出現了好幾個(建御雷、八雷神)。只不過,「記紀神話」對於這兩類神祇的描述,實在相當簡略,不要說是雷神的鼓或者風神的布袋,其他一切特徵的描寫,幾乎都是付之闕如。所以,我們前面所討論的那種風神與雷神形象,與日本的原始神話之間,可能不存在太大的關聯。

其實啊,按照北歐神話的描述,雷神索爾應該長這個樣子……

源頭不在本土,又該上哪兒去找呢?對日本的歷史學家來說,一種辦法是跨過東海,往歐亞大陸去尋覓。如果是宗教方面的議題,就更應該這麼做了──這是因為日本人在大約西元6世紀的時候從朝鮮半島引進了佛教,此後又經歷了一個「神佛習合」的過程(也就是說本土的神道教得跟外來的佛教折衷調合,否則神跟佛是很容易打架的)。

佛教的融入,給日本的宗教體系帶入了非常豐富的外來因素。所以,如果要追索宗教藝術當中某些要素的源頭,循著佛教傳來的脈絡找過去,往往可以尋到答案。實際上,我們前面談到的那兩尊木雕,就來自於一座佛堂。這樣看來,日本的風神與雷神形象,以及他們所持用的鼓與布袋,都應該到更遙遠的亞洲去找找。

日本的歷史學者也確實這麼做了,而且他們追本溯源的工夫相當徹底,一路就找到了敦煌的莫高窟去。

不熟悉學術行情的朋友,可能會為這件事情感到驚訝,但日本的敦煌學發展,其實是非常強盛的。1980年代的歷史學界流傳著一句話,說是「敦煌在中國,敦煌學在日本」,從這句話,你就可以了解到他們在這個研究領域裡面的重要性了。而日本人也確實從敦煌學的發展當中,找到了許多關於他們自身的文化脈絡──像是風神與雷神形象的這個問題,莫高窟的壁畫,就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線索。

莫高窟249窟窟頂壁畫。

1919年,專門研究敦煌壁畫的日本學者松本榮一先生,在上面這幅作品裡面,首先發現了風神與雷神的蹤影。雷神的鼓就不用多說了,文章讀到這裡,相信你一下就可以辨認出他在哪裡。而右邊的那個風神,你看他手上的布條,以及哪個跑步的樣子……是不是想起咱們文章一開頭的那張明信片啦?

這幅壁畫位於第249窟的天花板上。在整個莫高窟裡面,249窟屬於比較早期開鑿的石窟之一,落成的時間點大約在西魏,也就是西元6世紀的時候。我們知道:6世紀的敦煌文化是非常精采的,它本來就是絲路上商旅輻輳的一個重要城鎮,歷史上來自四面八方的不同人群,都曾給敦煌帶進了不同風景。因此,從敦煌的藝術作品裡面,我們常常可以發現多種不同文化交融的痕跡,石窟裡的壁畫,也是如此。

Photo Credit:https://www.flickr.com/photos/photo_magic_allan/5845296129/in/photostream/

三、

這篇文章的主角其實還是風神,所以在這裡,我們把雷神的故事交代完畢,就差不多可以跟他揮手道別了。說到底,雷神跟他背後的那一圈鼓,為什麼會被湊在一塊兒呢?

許多研究者試著從中國古代的神話去找答案。《山海經》曾經提到上古時候的黃帝,得到了一隻叫「夔」的雷獸,並且剝了牠的皮,做成了鼓,又取了牠的骨頭來做鼓棒。這鼓跟鼓棒,槓落去不得了,說是能「聲聞五百里」,在奇萊山上一敲,鵝鑾鼻都聽得到,真是十分厲害。

其實,世界各地的原始神話,都時常會把打雷時候的轟然巨響,跟一些鏗鏗鏘鏘的東西聯想在一起──你看雷神索爾手中的那把鐵鎚,大抵就是這麼回事。而古早時候的中國人看著雷電,認為是天上的神祇藉著擂鼓來製造雷聲,也是挺自然的一種想像。

Thor’s Fight With the Giants (Mårten Eskil Winge, 1872) 局部

雷神打鼓很容易理解,不過,敦煌壁畫裡的雷神為什麼要打一整圈的鼓呢?東漢文人王充的著作《論衡》,或許道出了原因。《論衡》說:漢代時候人們畫的雷公,是「左手引連鼓,右手推椎,若擊之狀」。在這裡,王充所謂的「連鼓」,就是多鼓相連的意思。這樣的敘述,可能與敦煌壁畫裡的雷神形象若合符節。

現代的歷史學家大致能夠接受這個推論,所以他們多半引用王充的說法,把雷神背後的那一圈鼓,也稱作是「連鼓」。而按照王充的說法,人們之所以會產生「連鼓」這樣的想像,是因為雷電的形狀「累累如連鼓之形」,而且「雷聲隆隆」,應該也是好多個鼓連續敲擊的結果。

總之,雷神的「連鼓」,大致能夠在西元1世紀的中國找到源頭。還有沒有更早一點的資料,目前還不知道,但總的來說,我們已經可以在後來日本的《風神雷神圖屏風》,與漢代王充的《論衡》之間,建立起一種歷史的連結了。

那麼,敦煌壁畫裡的風神形象,跟中國神話之間,有沒有同樣的連結關係呢?中文世界的許多研究者贊成這種想法,覺得壁畫左邊若表現了中國的「雷公」,那麼右邊的人物就應該是「風伯」才對。這話說起來有點道理,但中國的早期神話裡面,無論是風師、風伯、風姨、風后,全都沒有解釋風神手上的那一圈布條,以及那種拿著長布條跑動的姿態是怎麼回事啊!

基哥你說說,這怎麼回事啊?

往中國尋不到答案,日本與歐洲的學者繼續向佛教藝術的源頭挺進。而他們也真的在更靠近中亞的克孜爾(Kizil)石窟,找到了類似的圖像。實際上,這種雙手拿著長布巾的風神,繼續往亞洲大陸的西邊找過去,也還有一些。例如阿富汗中部那個被蓋達組織炸掉的巴米揚(Bamiyan)大佛,它的石窟穹頂,就有同樣主題的壁畫,而這幅畫上端兩側所表現的人物,正是起源於印度原始宗教、後來被佛教所吸納的風神伐由(Vayu)

東起日本,西到阿富汗,整個亞洲大陸,有這麼多的人物圖像呈現相仿的特色,並且都與風神有關,這顯然不會是巧合,而應當看做一種宗教藝術創作的母題的跨文化傳播。問題是,這種風神形象的源頭,究竟在哪裡呢?

四、

歷史學者在印度西北方的犍陀羅(Gandhara)地區,找到了線索。「犍陀羅」這個地理名詞,高中世界史講希臘化時代,會提到一點點。大致來說,西元前4世紀的時候的亞歷山大東征,把希臘文化給帶到了中亞,漸漸地影響到佛教的繪畫、雕刻作品,呈現出一種新的藝術風格。這種新風貌,集中體現在西元1世紀到6世紀的犍陀羅地區,也就被稱作是「犍陀羅藝術」了。

犍陀羅藝術發展的時間點相當的早,現有的研究也說明了它的傳播及影響力。如果能在這個地方找到類似的圖像,那麼,風神形象的追本溯源,應當能再邁進一大步。而早些時候的學者們,也真的在犍陀羅的考古發掘當中,找到了一件同樣以風神為主題的浮雕,裡頭赫然就能見到我們一直在找尋的,那條飄在半空中、被風神雙手抓住的長布巾。

另一些學者,則在錢幣遺存當中有了別的發現。這些錢幣來自西元1至4世紀統治犍陀羅地區的貴霜王朝,數量十分龐大,是早期中亞歷史相當重要的研究材料。貴霜錢幣背面的雕刻,通常是各種神祇的圖像,而在大約西元2世紀的一些貴霜銅幣裡面,就能見到拿著長布條跑動著的祆教風神OADO。

現在,為了追逐風神形象的源頭,我們已經從西元17世紀的日本,旅行到了西元2世紀的印度北方。這裡一度被認為是故事的終點,因為早期的歷史學家認為:OADO的圖像概念,就是貴霜王朝時候的原創產物。而後來的學者,也沒有再去追尋其他的可能性。這樣看來,亞洲東半部那些雙手高舉布巾的風神圖像,或許就是從貴霜王朝時候的OADO延伸出來的吧。

然而,這個故事的旅程,其實還有一段路沒走完。

1990年,日本的藝術史學者田辺勝美先生發表了一篇論文。他在一枚貴霜王朝早期的金幣當中,有了新的發現。根據考證,這枚金幣的年代,比起所有刻著OADO的貴霜銅幣都還要更早。而金幣的背面,雖然也是雙手持握長布條的跑動人物,但它下半部雕刻的字樣卻是希臘文ANEMOC,也就是希臘神話裡的風神ANEMOS。

這枚硬幣裡的風神,與我們前面所見到的很不相同,他是有翅膀的,而生有羽翼的風神,正是希臘、羅馬時代神話圖像的特色。不過,金幣上的風神,與我們印象裡的那些希臘、羅馬藝術作品,兩者的風格,好像還是很不一樣。為什麼呢?按照田辺教授的看法,早期的貴霜王朝從希臘人那裡採借了許許多多的圖像元素,組合成金幣裡的那種風神形象。後來,金幣裡頭人物跑動的樣子、手上的長布巾、豎起的毛髮等等特色,都繼續保留下來,唯獨翅膀被拿掉了──這可能是因為後來流行於貴霜王朝的宗教,並沒有任何關於風神有翼的描述。

以上這些古典時代藝術品裡面所表現的特徵,包括人物跑動的樣子、常常出現的風巾,都被認為與後來的風神圖像有關連性。

田辺教授從許多古典時代的藝術品當中,找到了後來亞洲風神圖像可能繼承的元素,包括常常出現的風巾母題、人物跑動的姿態等等。從歷史的角度來分析,他的推測也是有道理的,因為在貴霜王朝以及此前統治犍陀羅地區的數個王國裡面,希臘文化所造成的影響,都十分地顯著。田辺教授的論文另外做了許多細節的比對工作,這裡沒有辦法盡述,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循著文末開列的參考資料,找到這篇(在臺灣有些難找的)期刊文章,或者看看下面的youtube影片(請快轉到09:50處),讓這位重量級的學者親自給你說說這個故事。

雖然田辺教授說的是日文,不過影片裡頭提供的圖像資料相當豐富,我們大抵可以掌握到他的意思。有關風神的部分,從影片的09:50處開始。

五、

從古代希臘到近代日本,風神形象的傳播與演變,時空跨度是一整個亞洲大陸,以及一千多年的漫長歲月。傳統印象裡並不相干的兩個國度,竟擁有這樣幽暗隱微的歷史聯繫,可真是讓人意想不到呢!

不過,有個麻煩的問題還沒處理。回顧這整個故事,我們知道,希臘的風神與其他一些圖像裡的人物跑姿、雙手抓握的長布巾等等要素,被挪用到貴霜王朝的金幣當中,組成了新的風神形象。這種風神的圖像概念繼續向東方行進,抵達西魏時候的敦煌石窟,接下來,它還將循著佛教傳播的路徑,經過中國與朝鮮,旅行到奈良時代的日本,繼而落地生根,逐漸演變成俵屋宗達筆下的日本風神。

但是,從希臘到敦煌,風神手中抓握的東西,看起來一直都是長長的布條。怎麼到了日本以後,長布條竟逐漸變成了扛在風神肩上的大袋子呢?

同樣根據田辺教授的考察:這樣的改變,有可能受到中國的影響。在中國的一些民間傳說裡面,風神手中的布袋叫作「風袋」,換句話說,只要把袋子打開,猛烈的狂風就會颼颼地吹向人世間。拿著袋子的風神形象,在五世紀以前的中國,似乎還不能找到(不過後來發掘的漢墓已能尋得一些例子,請參閱文末的讀者留言),但在六世紀以後的宗教圖像裡面,就可以看見一些例子了。

圖左是明代寶寧寺的水陸畫,那位張大嘴巴的仁兄是風伯,他的肩上背著一只布袋。圖右是四川重慶宋代大足石刻,圖中人物也是拿著風袋的風伯。

可能因為比較強的道教傳統,後來各種中國風神的圖像,並不常常與風袋連繫在一起。我們看臺南的風神廟,它所供奉的風神爺,就是端坐太師椅上的傳統神像造型,與前面看到那些形象都不相同。反過來說,當希臘的風神形象與中國風神的風袋,隨著佛教東傳日本以後,便迅速補充了日本人的神話想像,並且逐漸固著在他們的宗教傳統當中,最後成就了17世紀俵屋宗達的傳世傑作,以及21世紀柘榴君那張笑果傑出的改繪。

日本的風神形象,竟能追溯到希臘去──這個故事提醒我們,所謂的東西文化交流史,除了歷史課本上時常提到的「張騫通西域」或者「葡萄、美酒、夜光杯」以外,其實還發生在許許多多我們沒能注意到的歷史角落。世界的連結,可能比我們普遍想像的都還要更早也更密切,文明之間的相互影響,或許也還掩藏在其他有趣的歷史細節裡面。

實際上,風神並不是唯一一個例子。早期佛教的發展過程,還融揉了非常多有趣的歐亞文化因素,像是田辺教授的那部影片,就談到了毘沙門天與金剛力士的形象,如何受到古典希臘文化的影響。所有這些細節,都還有許許多多的故事可說,只是歷史課本總是沒能講得太多,於是我們對於這段歷史的印象,通常也就只能是寥寥數字的「犍陀羅藝術」而已了。

亞洲中西部的大片土地,可不是只有沙漠、駱駝、穆斯林而已,在所有這些平板的想像背後,還有一個立體的真實世界。他們的歷史與歐洲相較並不失色,但卻長久缺席於臺灣的「世界史」想像裡面,這真是挺可惜的事情。而那段歷史與臺灣之間,距離或許並不那樣遙遠。甚至有許多故事,可能都與我們的生活風景有些關聯。這篇文章從柘榴君的明信片開始,一路走到了日本、敦煌、犍陀羅乃至早期的希臘化世界。還有多少事物能夠開啟這樣一趟有趣的旅程呢?一起來找找吧!

參考資料與延伸閱讀:

Katsumi Tanabe, “The Kushan representation of Anemos/Oada and its relevance to the Central Asian and Far Eastern wind gods,” Silk road art and archaeology, 1 (1990), pp. 51-80. 該文是目前關於此議題最重要的一篇文章。但是這本期刊的第一期,全臺灣只有國家圖書館的藝術暨視聽資料中心,以及關渡的臺北藝術大學庋藏,有點麻煩。另外,日本還有許多與這個議題相關的期刊文章,但臺灣並沒有館藏。
田辺勝美,〈クシャン朝の風神アネモス・ウァドーと東洋の風神の風袋の出現〉,收錄於古代オリエント博物館編,《文明学原論 : 江上波夫先生米寿記念論集》,頁235-266。
比較簡短的介紹,參見無所不在的Katsumi Tanabe, From Greece to Japan: the aim and significance of this hibition, 收錄於東京国立博物館等編,《アレクサンドロス大王と東西文明の交流展》(東京:NHK,2003),頁21。
Tianshu Zhu. “The sun god and the wind deity at Kizil”, in Ērān ud Anērān: Webfestschrift Marshak (2003). 這是一本電子書,可以在這裡找到全文與附錄的圖像資料。

-----------------------------------------------------------------------------

故事希望可以尋找 1000 位朋友來支持故事,讓故事製作更多元的專題、講座,走入各個歷史現場,開拓更多的地方小旅行,培養臺灣自己的創作者。現在,就和我們一起,補上那些年來不及學的歷史、來不及聽的故事,在這個資訊爆炸、知識破碎的時代,創造具有深度和溫度的臺灣文化。

因為我們相信,了解過去才有辦法看見與想像共同的未來。

請支持故事訂閱☞☞https://pressplay.cc/gushi.tw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故事:從日本到敦煌,從印度到希臘──風神圖畫串起的世界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