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日本自由行》日劇《四重奏》的企鵝咖啡與人生偶遇

在《四重奏》中,除了暗喻與伏筆之外,編劇坂元裕二在劇中安排的樂曲,也藏了很多的線索,腳本家想透過這些音樂表達的人生道理,非常值得仔細去推敲。

林翠儀

日本TBS電視今年1月檔的日劇《四重奏》,受到很多日劇迷的好評,這部被評為今年1月檔質感最佳的日劇,出自腳本家坂元裕二之手。故事講的是4名業餘的樂手,在「偶然」之下相遇,進而組成一個三流的弦樂四重奏樂團,共同在避暑勝地輕井澤度過了一個冬季。

這部戲被定位為「有音樂的愛情推理喜劇」,換句話說,本劇結合了音樂、愛情、推理與喜劇的4種元素,不過長期追劇的日劇迷們應該都心裡有數,坂元筆下的故事不會有太多高潮迭起,他的賣點向來都是將極為普通的日常對話,寫得像極具深度的人生真理,而且總是能夠讓人內心洶湧澎湃,像被電到一樣。

日本TBS電視今年1月檔的日劇《四重奏》,4位男女家森諭高(高橋一生)、卷真紀 (松隆子)、世吹雀(滿島光)、別府司(松田龍平)的定裝照。(https://twitter.com/quartet_tbs/status/815219832232628224)

弦樂四重奏版

這部《四重奏》當然沒有讓坂元迷們失望,這可以從本劇播出的同時,網路爆量的討論串得到證明。事實上,除了暗喻與伏筆之外,坂元在劇中安排的樂曲,其實也藏了很多的線索,腳本家想透過這些音樂表達的人生道理,非常值得仔細去推敲。

例如這首英國「企鵝咖啡樂團」在1976年發表,頗具祭典氣氛的樂曲《music for a found harmonium》,它代表的就是人生偶遇帶來的意想不到的創造性。最重要的是,這首英國樂團的曲子和日本有很深的淵源,所以,如果以為這只是坂元隨手挑選的曲目,那可能就太低估他的心機,或許這是坂元向坂元迷們下的戰帖,考驗一下大家有多懂他的戲。

這首曲子在《四重奏》中多次登場,令人印象最深刻的畫面是在最終回小雀、別府、家森演奏了這首曲子引出了避不見面的真紀。

1976年成軍的「企鵝咖啡樂團」,前排中為樂團靈魂人物賽門。(https://i.ytimg.com/vi/6E3znZoFnN8/hqdefault.jpg)

企鵝咖啡樂團版

嚴格來說,《music for a found harmonium》並不能算是古典樂,但這首樂曲在現代音樂史上絕對佔有一席之位,它是盛行於7、80年代所謂「環境音樂」(又稱氣氛音樂)的代表作之一。

故事必須從1972年講起

當時《music for a found harmonium》的作曲者,也是「企鵝咖啡樂團」的創辦人賽門.傑菲斯(Simon Jeffes)還只是個年僅23歲,處於古典樂和搖滾樂的夾縫中,苦於尋找創作新路線的年輕音樂人。72年賽門到法國南部旅遊,因為誤食了不新鮮的魚類食物中毒在床上躺了3天,意識朦朧中賽門彷彿進入了村上春樹小說中的異次元,看到了不可思議的情景。那是一棟佇立在道路盡頭的破舊建築物,屋子裡透出了光線和樂聲,室內的吧台坐滿了客人,這是一家咖啡廳名叫「企鵝咖啡」,有樂團在現場演奏著似曾相似卻又不記得曲名的樂曲。

因為這個夢,賽門從病床上甦醒過來,接著他拿起筆寫下他在夢中聽到的事。和他攀談的是企鵝咖啡的店主,有著企鵝的上半身和人類的下半身的企鵝人。企鵝店主說,「我是企鵝咖啡的店主,讓我來跟你隨意聊聊」。企鵝店主聊著關於咖啡廳的事,他說,人生的路途上不能缺少偶然的要素,如果為了安全而避開這種自然發生無法預料的事情,那將會扼殺了自然湧現的創造性。

在那之後久,賽門似乎悟出了什麼道理,他遠離家鄉來到日本的京都,賽門住在友人的家中,白天到京都龍安寺修行。那是一間臨濟宗的禪寺,賽門在那裡坐禪,他也聆聽雅樂和古箏等日本音樂。有一天,賽門在京都的巷弄中撿到一台壞掉的簧風琴,簧風琴修復之後發出的聲音讓他靈感湧現,寫下了後來定名為《music for a found harmonium》的樂曲。賽門在京都完成了許多樂曲,4年後的1976年,在「環境音樂」大師布萊恩.伊諾(Brian Eno)成立的非主流唱片Obscure Label,發行首張專輯《Music From The Penguin Cafe》出道。順道一提,伊諾就是微軟Windows 95開機音樂「The Microsoft Sound」的作者。

企鵝咖啡樂園的首張專輯「Music From The Penguin Cafe」。(https://www.amazon.co.jp/Music-Penguin-Cafe-Orchestra/dp/B000003S2R)

賽門說,他的音樂是為了夢境中企鵝咖啡廳的樂團而作,後來索性以「企鵝咖啡樂團」之名公開活動,企鵝咖啡樂團的樂曲範圍廣泛,包括古典音樂、極具實驗性的簡約音樂、民族音樂和現代音樂,使用的樂器也很多樣,除了古典樂常見的鋼琴、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雙簧管等之外,還有吉他、蘇格蘭風笛,甚至還有日本風味的木魚和罄。

企鵝咖啡樂團不但不受限於古典或搖滾等特定的音樂領域,也不受限於空間拘束,他們經常在教堂或是在自家的客廳開演奏會,賽門甚至把自家的客廳當做錄音室。專輯封面的企鵝人是由賽門的雕刻家妻子艾蜜莉(Emily Young)設計,英國搖滾樂團平克弗洛伊德的創始成員西德.巴雷特(Syd Barrett)創作的單曲「See Emily Play」,據說Emily 指的就是賽門的這位枕邊人,不過這又是另一個題外話。

企鵝咖啡樂團在80年代成為「環境音樂」的旗手,有人說他們是20年代「家具音樂」唯一的繼承人,「家具音樂」的代表人物為20世紀法國前衛音樂的先聲艾瑞克.薩提(Erik Satie),他的音樂至今仍常出現在廣告或各種影片的配樂中,保證大家一定都聽過,但就是記不得曲名。

「環境音樂」同樣也大量地出現在各種廣告和電影配樂中,這種音樂極為巧妙地融入環境當中,似有若無但又不可或缺。賽門曾對他的音樂做出詮釋,他說,音樂對人而言,是一種滋養的食物,人們聆聽音樂就和吞下麵包和紅酒一樣。 不過風靡一時的企鵝咖啡樂團,卻在1997年因為賽門的過世而停止活動,賽門罹患腦瘤過世時才49歲。賽門雖然英年早逝,但故事還沒結束。

二代目「企鵝咖啡」的誕生

賽門的兒子亞瑟(Arthur Jeffes)在2009年找了新的團員復活了企鵝咖啡樂團。亞瑟畢業於劍橋大學主修考古與人類學,曾參加NPO組織到南非推廣HIV防治教育,2005年受英國BBC電視之邀到北極錄製重現百年前極地探險的節目,3個月瘦了25公斤。亞瑟從小受到父親的音樂薰陶,但他覺得音樂創作是一條相對不安定的道路,所以刻意選了考古學,可是在北極探險的途中,他意識到自己從骨子裡喜歡音樂,返國後進入倫敦大學取得作家碩士學位。

2007年賽門過世10週,企鵝咖啡樂團的老團員找了亞瑟開了紀念音樂會,亞瑟和那些可能看過他包尿布的叔叔阿姨合作,內心其實有點戰戰競競,但演奏會過後亞瑟卻整個人都釋懷了,把爸爸的音樂拿出來演奏,不再感到那麼沈重。亞瑟一開始找了朋友組成4人樂團,玩票性質地在一些音樂節上演出,因為反應不錯,2009年他索性正式組團,並以「企鵝咖啡」的名義演出,二代目「企鵝咖啡」少了「樂團」二字於2011年推出新專輯。

賽門的兒子亞瑟組成的新「企鵝咖啡」。(http://plankton.co.jp/penguin/PC_Umbrella/index.html) 連結:新「企鵝咖啡」版。

亞瑟和爸爸一樣和日本很有緣,新生的企鵝咖啡已在日本舉辦過多次演出,今年10月初預定在東京的「墨田Triphony音樂廳」演出,有了日劇《四重奏》的加持,這次相信可以吸引更多樂迷進場。

企鵝店主告訴賽門「不要為了安全而逃避人生的偶遇,否則也將讓錯失偶然湧現的創造性」,亞瑟遶了一圈遠路才搞懂這個道理。坂元的《四重奏》或許也想告訴大家同樣的訊息,不曉得這樣的解讀會不會拗太硬。

二代目「企鵝咖啡」今年10月到日本演出的宣傳海報。(http://plankton.co.jp/penguin/)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