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鬼王來鬼扯》「糧食自給率」的困頓與迷思(下)

農業雖有生活與生態的功能,但歸根究柢,農業終究是生產性的經濟活動。如果農業無法創造經濟效益,將無法養活農民,也無法吸引到優秀的人才,最後它只會是農村內的社會福利事業。

鬼王/文青別鬼扯

前情提要

五、台灣的糧食安全鬧劇

雖說從1990年代起國際即已認知糧食自給率不等於糧食安全,而近十年來FAO也早已修正其政策概念。但荒謬的是,台灣的農政單位卻死守的糧食自給率概念,許多政策也在此打轉。

2010年陳武雄主委參加第一屆「APEC糧食安全部長會議」,呼籲建立亞太地區的糧食安全機制。不過,國際會議談的是如何建立區域性的糧食安全機制,其後APEC的重心則進一步討論採收後處理(post-harvest)的問題,希望提升採收後處理技術、改善穀物倉儲設備,以減少食物的耗損,進而提高糧食安全。

但神妙的是,陳武雄之後於國內施政上,卻轉為呼籲國人「每天多吃一口飯」,用以解決國內稻米生產過剩的問題。 其後,國內許多社運團體論及農業政策時,開始紛紛以糧食自給率概念批評,認為國內進口過多黃小玉,雜糧生產不足,所以政府應積極提倡雜糧生產,推動「農藝復興」。而2012年上任的陳保基主委則順勢推出鼓勵種植雜糧的計畫,將原先的休耕補助轉為種植雜糧補貼。鼓勵雜糧種植計畫雖然滿足了少數團體的要求,但花費數百億經費的政策究竟帶來什麼樣的成效?值得商榷。

黃豆、小麥和玉米本屬溫帶作物,在台灣種植本來就不具經濟效益。且此種土地利用型的農耕,又以大面積種植為佳。但台灣多為零碎所有,土地零散,種植成本又增加許多。(Bloomberg)

首先,三、四十年前農糧署就曾推動雜糧作物,而歷史早已證明,這項政策可說是徹底失敗。黃豆、小麥和玉米本屬溫帶作物,在台灣種植本來就不具經濟效益。且此種土地利用型的農耕,又以大面積種植為佳。但台灣多為零碎所有,土地零散,種植成本又增加許多。政府若要鼓勵農民種植,就必須投入大量補貼。不過,一項透過人民納稅義務人血汗錢所補貼出來的政策,究竟能支撐多久?本來就讓人懷疑。

其次,為了追求政策績效,許多農政單位基層人員紛紛勸說農民改種雜糧,因此出現許多地區農民在半推半就下,只好改種大豆、小麥的狀況。然有趣的是,部分地區濕冷多雨,本來就不適合種植雜糧。農民栽種小麥、大豆後,常因冬季綿綿細雨導致收成不佳的狀況。到頭來又出來要求補貼農損,政府可謂得不償失。

第三,由於經費原為休耕補貼,因此許多農民是抱著種植「休耕作物」的心態在種植黃豆、小麥。因此,種植管理極為粗放,既不施肥也不灑藥,農民也不在乎收成量的多寡。但收成後則會打著友善土地、有機、無毒的招牌販售,造成多數消費者的迷惑。

台灣部分地區濕冷多雨,本來就不適合種植雜糧。農民栽種小麥、大豆後,常因冬季綿綿細雨導致收成不佳的狀況。到頭來又出來要求補貼農損,政府可謂得不償失。(記者楊金城攝)

第四,同樣的,由於農民對雜糧種植的管理過於粗放,再加上氣候因素限制,所以效益極為參差不齊。例如,今年某市政府曾投入約1,000萬元的預算輔導國產大豆的種植。契作面積約100公頃,但實際收成量僅65公噸左右。換算下來,每公頃產量只有650公斤而已,而每公斤黃豆的補貼成本就至少要153元左右。為了處理這批猶如天價的黃豆,就不知耗費多少承辦人員的腦筋。更重要的是,這樣的補貼到頭來是嘉惠到農民地主,還是協助黃豆種植與採收的代耕業者?不無疑問。

第五、政府對於雜糧種植補貼面積就算高達上萬公頃,投入金額超過數十億,對提高糧食自給率的幫助也頂多只有一兩個百分點而已。更重要的是,當國際早已普遍認知糧食自給率不等於糧食安全時,台灣卻還在四十年前的老觀念上執迷不悟。

最後,台灣之所以強調糧食自給率,有極大的部分是追隨日本的腳步。

自2005年日本開始強調地產地銷、食農教育等政策後,就已提升糧食自給率、鼓勵國內消費為政策目標,企圖挽救日本農業的頹勢。不過實施十年的經驗顯示,可說毫無成效可言。日本政府投入大量經費,糧食自給率不僅沒有提升,農村老化的趨勢非但沒有停止,農地廢耕、農村空洞化與「地方消滅」的情況更為嚴重。因此自安倍首相上台後於2015年3月12日特別宣布,糧食自給率目標將從50%調降至45%(日本一直維持在40%左右),日後農業經費將不再補助毫無效益的項目,而將轉為投入有競爭力的產業。

安倍的宣示一方面在於承認過去追求糧食自給率政策的錯誤,另一方面則將農業拉回原先的產業面向。農業雖有生活與生態的功能,但歸根究柢,農業終究是生產性的經濟活動。如果農業無法創造經濟效益,將無法養活農民,也無法吸引到優秀的人才,最後它只會是農村內的社會福利事業。

由於鼓勵農民種植雜糧的經費原為休耕補貼,因此許多農民是抱著種植「休耕作物」的心態在種植黃豆、小麥,因為管理過於粗放,再加上氣候因素限制,所以效益極為參差不齊。(記者彭健禮攝)

六、傾聽市場的聲音

過去論及糧食安全議題時,總有人會強調戰爭發生時,國家要有足夠的存量,所以平日就需大量種植糧食作物。但不得不指出的是,農業政策的制訂本來就不該以特殊時期為目標。若考量戰爭因素,該注意的是平日糧食的「儲備」,而非生產種植。且戰爭發生時,更重要的是農地有立即轉做糧食作物的能力即可。若刻意追求糧食自給率,不僅扭曲了農業生產的樣態,同時也造成更多的產銷問題。

過去設立糧食平準基金的目的,就是預防糧食危機與戰爭的發生,但其後就造成嚴重的稻米產銷問題。即使加入WTO、取消平準基金後,接續的公糧收購依然無法解決此一問題,反而讓其更為政治化。 如今政府推廣雜糧種植後,就不斷有收購問題的出現,也有許多農民抱怨廠商收購價格過低,收購條件過於嚴苛。但對廠商而言,國外進口的小麥、黃豆不僅品質好,價格又低廉,量又充足,而此時農糧單位又只好拜託廠商收購,甚至提供相關機械設備的補貼。如今推廣雜糧政策已推廣三、四年餘,但殘酷的數據已告訴我們,台灣的糧食自給率不但未見提升,反而又往下掉了一兩個百分點。

雜糧本為冬季裡作,這段期間可種的作物極多,如鮮食玉米、花生、地瓜、洋蔥、 馬鈴薯、紅蘿蔔和美生菜等。而這些經濟作物在國內不但有穩定的市場需求,部分作物(如紅蘿蔔、鮮食玉米、美生菜)更已有外銷能力。但礙於台灣耕地面積受限因素,相關生產合作社與農會每年為了找地種植這些作物,個個都苦不堪言。倘若農政單位能適時輔導農民轉作這類具經濟效益且又符合市場需求的作物,不僅能省下大筆公帑,同時還能促進農產市場的穩定度與熱度。

糧食安全很重要,但糧食安全不等於糧食自給率。如果我們對糧食安全的想像依舊停留在20年前的老觀念,無視於國際新指標的趨勢,到頭來不僅無法真正提升台灣的糧食安全,同時將造成許多資源的浪費。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