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我始料未及的太陽花

◎ 林于倫

去年此時,一群青年衝進立法院,為了反對黑箱服貿協議,國民黨政府長期的專斷獨行惹惱了群眾,台灣人再也無法容許一個踐踏民主體制的代議機構,於是青年進到了立法院,但群眾們的訴求,卻從一開始反對黑箱的審議機制,進而轉換成對中國的不信任,乃至於聚焦到台灣認同與主體性,這是當初身為參與者的我也始料未及的,以下將從幾點成因分析這場運動的變化。
 (資料照,記者陳志曲攝)

回憶七年前,國民黨高舉著經濟大餅與兩岸和平發展的神主牌,在本土政權最低潮的時刻重新取得執政。然而七年來,競選支票只有一張張的跳票。國民黨政府在經濟指數長期未見好轉時,進而與中國簽訂ECFA,希望藉由中國來扭轉人民對政府的不信任。但在簽訂ECFA之後,除了原先期望的中國市場解藥失靈外,台灣產業面對中國大量的傾銷,使得產業衝擊加劇,台灣引以為傲的中小企業體遭遇重創。而國民黨所謂的中國讓利,實質上只肥了少數財團與資深黨國買辦。

台灣在經濟上急速的衰敗、社會貧富差距日益擴大,對於青年世代首當其衝。多數年輕人除了憂心低就業、低薪與高房價、高物價等生計問題,也發現政府對中國的顢頇與軟弱,這七年來,國民黨政府無論對內對外,只要遇到中國,台灣人就得低頭。國民黨徹底向中國靠攏的外交政策,不但造成青年世代的國家認同崩壞,也與這一連串崩壞的經濟息息相關。

是故,七年來的錯誤政策導致一連串的社會問題與事件,而人民表達訴求時,又遭遇威權的反撲,造成青年對於這個號稱民主的國家產生質疑,而這一切的一切又與中國逐步進逼的腳步互有牽扯,所以青年在對內看不見希望,對外找不到尊嚴的情況下,更加關心政治議題。也因此不但發現了現有制度的諸多不合理,也逐漸觸及了體制根源的問題——也就是中華民國這個「國家」不論對國際還是對台灣的曖昧性——從而省思自身所處地位,更進一步思索自己與其他台灣人和這塊土地的定位與未來。

(作者現職教育工作者、臺左維新總召集人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