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談》名垂恨史的身影

華航罷工可以不要發生,也不應該發生,終究還是發生了。不管是今年營業損失,或者未來經營成本激增,華航都已渾身是傷,十年內要想翻身,只能祈禱經營之神降臨華航了。

華航前總經理張有恒。(資料照,記者張嘉明攝)華航前總經理張有恒。(資料照,記者張嘉明攝)

罷工後,行政院緊急撤換了華航總經理張有恒,那一天,張有恒急著澄清他早就遞了辭呈,他不是被撤換的,渾然忘卻了不論是交通史,或者華航史,都將註記著張有恒任內發生了台灣航空史的第一回罷工事件。

張有恒應該在意的絕對不是撤換或請辭,也不是他在罷工前夕,有無低估員工?有無擺爛,坐視情勢惡化?更不是把責任全都推給桃園市政府不肯仲裁,而是他的對撞決策,不管是搬出老大姐救援,或者來上班就加發二千五的措施,都有如火上加油,野火燎原後,只想結束罷工的何煖軒,除了提錢滅火,還能有啥談判空間?

雖然,張有恒曾經有效化解了機師罷工,但與空服員溝通失靈,終究只能名垂恨史,這一切,難道都是刁工或刁官的錯嗎?張有恒與何煖軒最需要惡補的應是參考加拿大電影《憂傷大象之歌》,只知「有己」卻不能「知彼」的人,匆匆坐上談判桌,必輸無疑。張有恒下台的踉蹌身影,就是明證。

勞工爭取權益,天經地義,但是罷工有如雙面刃,如何避免兩敗俱傷,卻是大學問。弱勢勞工的悲情現實,尤其更應適時點醒。紀錄片《羅傑與我》紀錄了通用汽車為富不仁、強迫關廠的惡行,最後企業家拍拍屁股一走了之,抗爭無效的苦情勞工繼續苦情。共產黨當權之前,最愛唱「國際歌」,鼓吹「起來,全世界受苦的人起來!團結起來到明天!」可是當權後,嚴禁工人罷工的又是誰?

(藍祖蔚)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