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財政困窘下的國艦國造

◎ 王悅年

國防產業,是蔡英文總統在競選時提出「五大創新研發計畫」中重要的一環,蔡總統勝選後立即走訪漢翔與中科院,上任後也頻頻走訪三軍部隊,顯見政府對相關領域十分重視;國艦國造,更是年來海軍顯學。相較國造模式,雖然軍購獲得時程較快,費用也較划算,武器經過他國軍隊驗證,不需獨自承擔研發風險;然而,軍購卻也代表維修、整合、升級,甚至於彈藥、次系統等技術不在自己手上。

昨日各大媒體均以相當篇幅報導海軍建軍願景,而海軍參謀長梅家樹在立法院備詢時針對媒體報導亦間接承認,並說這是一個共計十二項、長達二十二年、預算粗估新台幣四七○○億的建案。

惟,四七○○億預算應有所誤解。綜觀內容可發現,光是潛艦國造,依民進黨去年十月提出之計畫,需要花費四○○○億;再者,梅參謀長另外指出,一○六年度優先項目包括新型兩棲船塢運輸艦、沱江級後續量產,以及快速布雷艇等三項,總經費六○○億;換言之,海軍的意思,是否代表其他八項建案僅需一○○億?

海軍規劃新一代主戰艦,就是台灣版神盾艦。(資料照,記者羅添斌攝)海軍規劃新一代主戰艦,就是台灣版神盾艦。(資料照,記者羅添斌攝)

除潛艦外,「新一代主戰艦」也受到各方極大關注,紛紛以「台灣神盾艦」形容之,就目前傳聞的消息,排水量約六○○○噸至八○○○噸,預計建造四至六艘。規格和澳洲霍巴特級(Hobart Class)驅逐艦類似,與西班牙F-100巡防艦師出同門,澳洲的三艘訂單,最終可能花費坎培拉超過九十億澳幣(約新台幣二一四○億元),可見近年來各國普遍面臨嚴重成本控制問題,台灣神盾艦預算規模與成本控制,實在嚴峻。

我國十幾年來自製軍事載台經驗不多,加上科技日新月異,武器價格持續走高,未來海軍艦隊全面國造,受限於財政困窘的現實,國造與軍購並行,或許是解決之道;長遠規劃則希望國防工業能連結國家安全以及產業升級,循序漸進地為台灣悶經濟注入一股活水。

(作者為新台灣國策智庫研究助理)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