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政治的日常》內政和外交自相矛盾的原敬內閣 (上)

米騷動之時,原敬感受到組閣的機會到了。於是在政治上做出了選擇,在米騷動最激烈的時候,他身為國會領袖,沒有帶領政黨出來和寺內正毅唱反調,反而回到故鄉盛岡去。原敬回到故鄉當然不是只為了吃蕎麥麵,他顯然是已經知悉米騷動造成的失控,必然會被鎮壓,如果此時明哲保身,調整他和宮內、內閣、元老的關係,接下來必然有機會輪到他組閣。

李拓梓

1918年的「米騷動」導致被輿論恥笑為「非立憲內閣」的寺內正毅下台後,元老們本來想要再一次敦請西園寺公望組閣,但被西園寺拒絕。說話舉足輕重的西園寺公望,表達了希望能夠讓年輕一輩出來擔當政權的期待,於是長期襄助西園寺的「政友會」總裁原敬,便雀屏中選。

原敬是第一個出身平民的首相,他雖是武士出身,但出身的「南部藩」(現在岩手縣盛岡一帶)在幕末時代,是明治政府的反對方「奧羽越同盟」的一員,也就是擁幕的「朝敵」那一方。原敬的執政,算是明治政府第一次有出身「朝敵」,未曾在維新當中有任何功績因緣者出任首相,在當時引起非常大的話題。

維新的時候,原敬年紀還小,但家道中落是事實。教育的過程,他都是靠自己苦學,先考進司法省學校,畢業之後成為報社記者,因為文筆犀利、能力極佳,一路當上《大東日報》的主筆,後來又加入外務省,成為官僚的一員。

原敬幼年家道中落,教育的過程,他都是靠自己苦學,先考進司法省學校,畢業之後成為報社記者。(http://harakeijiten.la.coocan.jp/)

無論當記者,或者當官僚,原敬的表現都很出色,短短幾年,他就在外務省當上次官,甚至出任朝鮮全權公使。然而,他卻在這個官僚生涯的高峰點決定辭職,轉任《大阪每日新聞社》的總編輯、社長。在他的領導下,《大阪每日新聞》業務蒸蒸日上,和《大阪朝日》成為關西媒體雙雄,極具影響力。換跑道到新聞界這段時間,他也充分發揮官場時累積的人脈,和關西的財界有很深的來往。

更令人驚訝的,是他在帶領每日新聞攀上高峰後,又帶著聲望和社會資本重回政界,成為伊藤博文成立的「政友會」幹事長,出任第四次伊藤博文內閣的遞信大臣,並且在參選故鄉盛岡的眾議員選舉當中八連霸,成為西園寺公望、山本權兵衛內閣的要角。

原敬在政壇的大恩人是西園寺公望,西園寺出身名士,不很管事,大大小小的事情,幾乎都是擔任內相、掌握政友會機器的原敬在襄助。但對政治參與深,自然也很容易捲進高層糾紛。由於當時的元老山縣有朋對政黨政治感冒,也不喜歡西園寺、原敬對於左派、自由派比較寬容的態度,原敬在政壇的浮沈,也因此跟西園寺公望緊密相連。

米騷動之時,原敬感受到組閣的機會到了。於是在政治上做出了選擇,在米騷動最激烈的時候,他身為國會領袖,沒有帶領政黨出來和寺內正毅唱反調,反而回到故鄉盛岡去。盛岡是蕎麥麵的重要產地,據說當地流行的小小碗「木碗蕎麥麵」,就是原敬的最愛。不過原敬回到故鄉當然不是只為了吃蕎麥麵,他顯然是已經知悉米騷動造成的失控,必然會被鎮壓,如果此時明哲保身,調整他和宮內、內閣、元老的關係,接下來必然有機會輪到他組閣。

盛岡是蕎麥麵的重要產地,圖為當地流行的小碗「木碗蕎麥麵」。(tw.jal.co.jp)

1918年9月27日,原敬奉詔進宮,得到組閣的指示。他決定組成一個除了陸相、海相、外相三個職務之外,完全由政友會組成的內閣。這個決定當然引起山縣有朋的反彈,但原敬不為所動。他認為,政黨政治代表著責任,如果三百八十一席當中掌握兩百五十席的多數還不能完全執政、完全負責,還要屈就於官僚的壓力,那眾所期盼改革怎麼可能成功?也由於山縣之前力推的「舉國一致內閣」寺內正毅很不受歡迎,山縣最後只能向被輿論稱為「平民宰相」的原敬屈服。

原敬內閣在內政上推動四項重大改革,分別是大量增設中、高等學校的「教育設施擴充」;以鐵道院升格鐵道省為中心、輔以大量公路建設推動的「交通機關整備」;以都市計畫為核心,推動「產業和通商貿易振興」;還有為了拉攏海陸軍,實現長期以來軍隊期待增兵案的「國防充實」四大政綱。

同時,為了平息米騷動以來的民怨,他也修改選舉辦法,把選舉資格從納稅十元的男性,降到納稅三元的男性皆可投票,讓投票人數從一百四十三萬增加到兩百八十六萬人,同時引入有利大黨的小選區制。此舉也造成政友會在次年大選大獲全勝,原敬也成為「力的政治家」。

1918年9月27日,原敬奉詔進宮,得到組閣的指示。他決定組成一個除了陸相、海相、外相三個職務之外,完全由政友會組成的內閣。(維基共享)

不過,普選是一個無法回頭的路。門檻一但降低,一定會越來越低。政友會從伊藤博文開始,對民主的態度就採取部分而非全面開放的穩健態度,原敬降低了門檻,結果是引來了更激烈的「大眾普選運動」,貧窮的男子,還有女性參政的聲音紛紛出現。另外,數百年來備受歧視的「部落民」問題,也在原敬時代逐步緩和。經濟上資本主義的擴張,以及原敬相對放任的態度,確實引來社會更多元的發展。

大眾所歡迎的《貧乏物語》作者、京都大學教授河上肇,決定離開學校,創辦了《社會問題研究》雜誌,集結左派、自由派學者發表文章、批評時政。各種因為「大逆事件」羅織幸德秋水死刑以來稍微沉寂的左翼力量,此時再度因為原敬的放任態度而活躍起來,「冬之時代」過去了,《改造雜誌》、《社會主義研究》、《國家社會主義》、《解放》等雜誌紛紛成立,類似政黨的組合「日本社會主義同盟」也跟著成立,國內也發動了第一次勞動節遊行。

《貧乏物語》作者、京都大學教授河上肇。(圖:網路)

同時,第一次世界大戰以來的「成金景氣」,雖然因為米騷動而稍有減緩,但社會、經濟建設不斷進步也是事實。激進份子談論政治,一般民眾則沈浸在消費文化、流行文化的氣氛當中。百貨公司、香菸、娛樂活動、消費文化興起。

「可爾必思」就是消費文化的典型代表,這個大正八年上市,至今歷久不衰的產品,當時以酸酸甜甜的「初戀的滋味」廣告詞,席捲日本各地。 在東京市,民眾搭電車上班,去三越百貨逛街,爭論到底日本第一美女是松井須磨子還是旭松齋天勝。大阪也不遑多讓,一直到現在還大受歡迎的寶塚開始營業,百貨公司如雨後春筍般林立,甚至還開放穿鞋入場,讓逛百貨變成都市人的休息日一大娛樂。

當時訪問日本的美國學者杜威(John Dewey)觀察到社會、政治的現象,樂觀的撰文認為,「向議會而不是天皇負責」的原敬政權,代表「日本將穩步走向民主。沒有血腥悲慘的巨變,變化也會來臨」。(待續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