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二二八紀念碑不嫌多

◎ 呂權豪

嘉義市二二八紀念碑為,因道路拓寬工程將遷址。(資料照,記者丁偉杰攝)

自今年二二八以來,諸多嘉義官、民資訊流傳,市府即將遷移位於八掌溪畔「全國首座二二八紀念碑」。首先是紀念碑設計者詹三原之子、部落客毛毛牙,於個人部落格「旭日之丘」撰文,建議將紀念碑移回火車站前。接著,嘉義市政府啟動網路「i-Idea」機制,徵求「二二八紀念碑遷移地點」,進而在本月底利用「i-voting」,可以預料,將選出遷移的地點。

筆者世居嘉義縣中埔水上,八掌溪上的忠義橋,既是城鄉來往的重要孔道,更是家族記憶之所繫。前往郡役所辦公的祖輩,牽著腳踏車渡過吊橋上初中的父母,開著發財車過橋批貨、在落日餘暉下的河堤散步… 這些既是傳承,也是生活的教育。那屬於年輕一輩的記憶又是什麼呢?正是忠義橋頭、彌陀路的二二八紀念碑。

得益於民主運動前輩的努力,即使是赤蘭溪畔的後生晚輩,都能夠從教育革新後的課本,獲知台灣自己的故事,以及掙求民主的斑斑血淚。正是二二八紀念碑矗立橋頭,以及隨之流傳的興建波折,才讓承平一輩知道民主得來不易,威權也並不遙遠。更綿延深遠的,沿著公路及河流,看到阿里山、看到吳鳳、看到山麓仍隱藏壓抑的原漢關係,才知道彌陀路的二二八紀念碑,水泥所承載深厚的族群和解意涵。

又或許,「蕭瑟」正是歷史開的玩笑,把激昂時代的二二八紀念碑,空降到嘉義郊外,八掌溪旁的三岔路口。河畔往往是奇魅神靈的聚匯之所,佛寺、萬應廟、土地伯公,安慰著穿越渡口不幸的人們、偷得浮生玩耍卻溺斃的同伴,以及,在消波塊上辛苦的工人(那個傍晚,多少嘉義人的淚水掉落在八掌溪的洪流之中。)一座純白的紀念碑,牽連起二二八與這塊土地長久的傷痛。

今日市政府要拓寬馬路,希望紀念碑重回車站,「在嘉義的門面閃耀」,但事實是,駛下二高進入嘉義市,這裡也是重要的門面。筆者相當支持在火車站,經由一段過程(或許廣招競圖)再度立起紀念碑,但不希望抹除忠義橋頭二十七年來的歷史地標。二二八的紀念,怎麼樣也不嫌多,民主也是世世代代、每個角落都需要的追求。應該讓每個從彌陀路進入嘉義市的人,都能理解二二八的重要意義。

(作者為研究生,嘉義市民)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