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社論》新國會要反映台灣新民意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昨天揭幕,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明天接著開鑼;這兩個打著「人民」旗號的大會,通稱「兩會」。「兩會」雖是中國每年開春一大政治集會,但開會各有兩、三千人參加,絕非有效會議之合理規模,其形式大於實質,事所必然。人大是中國的國會,卻從未出現否決行政、司法機關工作報告的案例,遂有「橡皮圖章」之譏;政協負責統一戰線,會議一向被指「不說白不說,說了也白說」,形同黨國當局的「政治花瓶」。儘管如此,「兩會」仍是觀察中國政治的重要場合。

「兩會」在「政治大拜拜」的基本屬性之外,今年開會期間,中國內外面臨諸多挑戰,掌權三年的最高領導人習近平最近動作頻頻,引發外界諸多關注。

最主要的,習近平黨政軍大權在握,從政治強人到黨核心的地位正逐步確立,以致原屬總理場子的人大,今年將變成習大大的個人秀,黨內外巡視、學習、造勢等個人崇拜活動正如火如荼進行。打造個人為黨核心,習近平所使出的是對內加緊控制,對外積極擴張,而以「中國夢」為總其成。

有如世人所見,習大大演出「官媒姓黨」,把毛澤東的「文藝為人民服務」上綱為「官方媒體必須姓黨」;官方旋即展開打壓異議行動,批評官媒「姓黨不姓人民」的商人任志強微博立遭壓制,廣電總局也強調「電視不能播的,網路也不行」。同時,香港銅鑼灣書店股東李波「被失蹤」、維權律師張凱等被「電視認罪」,以及「反恐怖主義法」、「網路安全法」、「境外非政府組織管理法」等草案引發國際社會的人權關切,在在顯現習政權的專制程度深化。美籍華人裴敏欣教授最近指腐敗將迫使中國在二○三○年結束一黨專政,是對中共政權的嚴厲警示。

更大的挑戰在經濟。它的經濟成長減緩,產能過剩,經濟泡沫爆破,金融動盪,國企及地方政府債務沉重,人口加速老化,經濟結構及成長動能有待轉型。改革說的比做的容易,今年起的「第十三個五年規劃」雖冠冕堂皇,開年即遇金融動盪襲擊,經濟能否免於硬著陸就是極大難題。

除了中國自己的家務事外,它併吞台灣的野心毫不掩飾,「兩會」因此也是其宣示對台灣政策方向的場合。去年此時,有鑒於台灣大選將屆,習近平即在「兩會」強調以「九二共識」為中國與台灣關係的基礎,揚言「基礎不牢,地動山搖」。然而,「九二共識」假的真不了,台灣人民無懼習近平及台灣政媒聯手恐嚇,以選票明白拒絕這一國共聯手虛構的「共識」,讓隔海唱和的馬英九及國民黨大選潰敗,同時失去政權及國會多數。台灣民意走向如此明顯,中國也不得不「務實」面對。這就是民意的可貴,也是民主台灣最堅實的力量。

台灣選出的新國會,應即忠實反映台灣新民意。(資料照,記者廖振輝攝)

中國「兩會」期間,適逢我國新國會在選出委員會召委之後,會期將進入新階段。必須強調,新國會既係台灣人民一個多月前選出,應即忠實反映新民意,不能因循苟且。

以中國政策來說,連日在國會出現處理我國與中國締結協議的各種版本,從名稱、內容到實質監督,各方不無歧異。其中,以「兩岸」為名,不僅有如本土社團所質疑,有落入「兩岸同屬一中」問題,且與稱中國為「大陸」一樣籠統而怪異。相形之下,時代力量的「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立委蘇巧慧的「台灣與中國」,都簡單明白而貼近民意與現實。其次,國民黨上屆立委在此法案的「半分忠」醜陋演出,引發太陽花學運,本屆國會要引以為鑑,監督條例不容淪為「不監督條例」。最重要的,新民意既已拒絕馬政府全面親中政策,監督條例應慎重其事,不宜躁進。

新國會反映新民意,在中國政策不能貶抑自己國家的尊嚴與國格。事實已證明,馬政府及國民黨掌控的國會對中國卑躬屈膝,不只嚴重傷害台灣,經濟一併受損。相反地,國會如能堅定處理對中國關係,既忠實反映民意,維護國家尊嚴及利益,也可為新總統在與中國打交道時,提供更有利的迴旋空間、彈性與籌碼。有這樣的國會與新總統分工合作,台灣民意充分展現,必可有力地因應中國併吞攻勢。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