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社論》台灣產業要走出自己的路

〈社論〉台灣產業要走出自己的路:救台灣經濟的藥方是正確的產業政策,能夠引導企業投資台灣,注入活水,推動經濟再成長。(資料照,記者林耀文攝)〈社論〉台灣產業要走出自己的路:救台灣經濟的藥方是正確的產業政策,能夠引導企業投資台灣,注入活水,推動經濟再成長。(資料照,記者林耀文攝)

中國的電子商務、手機產業快速崛起,兩位代表性人物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小米科技創辦人雷軍最近接連來台訪問,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他們感嘆台灣年輕人失去創業的理想,並以救星自居,宣稱要幫助年輕人去中國創業,或者在台設立創投基金,替年輕人找出路,實際則不懷好意,心中的獵物乃是台灣低成本的科技人才。這兩個人固然來者不善,卻也讓人看到台灣的產業危機。

這些年來台灣受僱者實質薪資倒退十幾年,失業率大抵在四%上下,無法回到高成長、低失業的黃金年代,到底經濟、產業出了什麼問題,導致發展陷入泥淖?馬雲在台灣的演講中曾當著張忠謀、施振榮等企業大老的面,批判「台灣年輕人太可憐了,被一群落伍的老創業家壓著不能出頭。」接著發出豪語,要設置創業基金,帶台灣年輕人去中國創業。而雷軍也要在台灣尋找科技人才,其旗下獵豹移動執行長傅盛更狂言,「台灣工程師在趨勢科技(指台灣企業)做十幾年,倒不如在獵豹做一年。」顯然他們認為台灣產業問題在於企業未能世代交棒,以及人才找不到出路,才讓他們有可趁之機,準備大肆網羅台灣的科技人才。

然而,外來的和尚未必會念經,更何況來者顯然別有居心,對台灣問題的診斷,自然無法客觀,不能對症下藥。其實,若與中國比較,台灣的人才、資金、技術與營運理念,樣樣不遜於中國,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何以台灣經濟發展停滯,而中國卻突飛猛進,迅速崛起?我們必須指出,癥結在於台灣在國際產業分工的結構下,並非處於核心位置,是在替國際大廠製造那一端;再者,台灣在三十年前的傳統產業與二十年前的科技業發光發亮後,就無法順利扶植新一代的產業,仍以舊有的條件、架構與思維,在全新的全球產業戰場上與新型態企業廝殺,故而一直無法突圍,打贏大戰役。

而中國擁有的條件︰勞動成本低廉、充沛的人力資源、政策優惠與補貼、獨裁式的行政效率,以及欠缺對智慧財產權的保護,剛好適合代工型的新興經濟體之崛起。組裝代工是產業供應鍵中利潤最微薄的環節,需求人力最多,應用的技術比較低階,也付不起高額的專利費用,而在商戰中組裝生產講求快速,中國所具有的條件,恰好可以滿足所需,充分發揮產業分工的角色,因此成為世界工廠,經濟快速擴張。但是,到了要提升技術、從事研發、發展國際品牌時,這些條件反而成了束縛與障礙。如今,中國之所以出現少數國際級企業,並非技術晉升先進國家之林,純粹是十三億人口代表的龐大市場與需求所致。

論人口與市場,台灣是一個小型經濟體,在中國、東歐、東南亞、非洲的勞力尚未釋出前,猶可安身於冷戰的地緣政治保護傘下,完全發揮製造代工的優勢,創下令人刮目相看的經濟成果。而今全球約有數十億勞動力解凍,台灣再也無法在勞力密集的產業上與新興經濟體競爭。同樣的,需要動員國家力量支撐,耗用大量資源的產業,台灣也失去了一拚的利基。這些年來全球DRAM、面板、LED、太陽能產業淪為殺戮戰場,我相關產業面臨生存危機的血淚教訓,值得省思。換言之,記取過去的教訓,並衡量台灣的產業條件,台灣發展產業應該重質不重量,聚焦於利基市場,創造高附加價值,瑞士、以色列等小國的發展模式,足供參考。尤甚者,進入網路科技時代,國界的藩籬逐漸鏟平,就經濟而言,地球是平的,因此善用網路以彌補人口與國土面積之不足,乃是一條新的出路。

切記,過去將台灣經濟停滯歸咎於鎖國、資金不足,是錯誤的命題。台灣或許沒有足夠的勞動力,但資金充沛,去年的超額儲蓄達一兆八千億元,顯示台灣錢依然淹腳目,只是國人對直接投資缺乏信心。而投資中國更佔我對外投資之絕大比例,因此,我國的問題絕對不是鎖國,而是鎖在中國。總之,救台灣經濟的藥方是正確的產業政策,能夠引導企業投資台灣,注入活水,推動經濟再成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