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基北區能「成就每一個孩子」嗎?

圖為十二國教第一次免試入學報到。(資料照,記者邱奕統攝)圖為十二國教第一次免試入學報到。(資料照,記者邱奕統攝)

◎ 呂禮詩

二○一四年在跨年倒數聲中告終,基北區免試入學的方案,在教育部長表示「以學生權益為重、協助基北區自印量尺成績單」的妥協下,教育部所堅持的政策和地方政府及家長民意間的拉扯,似乎出現了轉圜;但如果認為今年基北區的免試入學可以就此一帆風順,恐怕也不盡然。

五都入學區中僅基北區至今仍與教育部相持不下,早已逾越《高等中學教育法》所規定的一年前公告時限,顯見基北區的問題,並非十二年國教的通案性問題。

深入五都各區免試入學的相關規定即可發現:基北區超額比序項目,相對於其他各區酌予採計的就近入學、扶助弱勢、獎勵紀錄、才藝表現、檢定證照、競賽表現、幹部任期與體適能等多元項目,基北區僅採計志願序、多元學習表現及會考成績三項,是各入學區中最少的。

事實上,以去年免試入學的經驗,健體、藝文、綜合三領域所構成的均衡學習,與公共服務時數所累積的服務學習,未獲滿分者甚少;原來一個志願差一分的志願序,在家長團體的請願下,今年亦改為五個志願差一分。免試入學僅採計三個項目的基北區,在兩個項目評比幾近鈍化下,會考成績自然成為計較的重點所在。

當然,多元項目的採計其中隱含家庭經濟落差的問題,亦有涉及公平性的疑慮,故各入學區對於相關資格的認定,皆進行嚴謹的規範,可見其茲事體大。然而基北區的教育主管單位及部分的家長團體一味的在會考成績計算技術中打轉,忽略了十二年國教中「成就每一個孩子」的願景、多元適性發展的目標及五育均衡並重的設計。

基北區過少與鈍化的超額比序項目,唯一有鑑別力的會考勢必淪為殺戮戰場,且「半屏山」量尺讓中後段的學生失去了被看見的機會;這種以智育為唯一篩選標準的入學方式,是否能讓基北區的孩子在公民的「關鍵素養」(key competencies)中有所成長?或許是基北區的市長們與家長團體在「公平與效率」外,更該冷靜思考的!(作者為海軍官校軍事學科部前教官、偏鄉國中兼任老師)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