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世足賽、奧運都救不了巴西經濟

世足賽在巴西風光開幕,全球約有十億人同時觀賞球賽轉播,而開賽以來,如荷蘭隊以精湛球技與高昂士氣取得五比一的大勝利,痛宰上屆冠軍的西班牙隊,一些被看衰的球隊也紛紛演出大逆轉,賽事精彩連連,讓人頻呼驚奇。而在世足賽的大舞台上,還瀰漫著名將名模的浪漫情事,形塑一個全球連動的巴西嘉年華。然而,在這五光十色的嘉年華會背後,卻存在一個被世人忽視的真實巴西︰低成長、高失業、物價飛漲、公共服務緊縮、貧富差距不斷擴大,抗爭紛擾的國度。

巴西曾經拿過全球最多的五次世界盃冠軍,是足球大國,舉辦世界盃足球賽可說是其多數國民的夢想所在。加上自二○○一年被高盛戴上「金磚四國」的經濟桂冠加持,經濟快速發展,今日已成為全球第六大經濟體,因此本屆世足賽與二○一六年奧運的舉辦,已成為巴西向世人展現國力的一種儀式。然而,在這場體育盛事背後卻出現一種強烈的反思︰愈來愈多的巴西人開始思考花費一百一十億美元舉辦一場國際球賽,享受短盡的聲光與掌聲,但一般民眾的福祉、社會福利與公共建設卻受到擠壓,是否值得?

事實上,巴西人的大規模抗爭從去年中就已開始,包括抗議公車、地鐵票價上漲,引發百萬人走上街頭,而就在世足賽開幕前夕仍有地鐵工人大罷工,與整個世足賽的歡樂氛圍形成強烈對比。總體而言,很多巴西人之所以由力挺世足賽轉而走上街頭,主要是對執政者無力提振經濟,導致經濟成長下滑,失業率攀升,民眾所得倒退,物價飆漲,通膨惡化的不滿。現任巴西女總統羅塞夫(Dilma Rousseff),這位前左派游擊隊女將在二○一一年就任之初深受民眾愛戴,不久卻露出馬腳,只有漂亮的口號治國,一直拿不出具體有效的振興經濟對策,造成上任以來平均年成長率僅二%,不及上個十年經濟成長高峰的一半,金磚四國的光環褪盡,其個人滿意度跌到四成以下新低。

在經濟成長趨緩下,國家資源顯應投入公共建設、教育、社會福利,而非華而不實的國際賽事,才能確保弱勢族群的生存權益,促成長遠的發展。尤其,當政府花費上百億美元舉辦一場世足賽,導致財政拮据,而必須提高公共服務價格時,基層民眾只能被迫站到街頭表達改善生存困境的心聲。但羅塞夫總統顯然另有圖謀,想要藉由舉辦一場風光的國際賽事麻痺民生疾苦,轉移民眾不滿的焦點,以爭取年底順利連任。換言之,這場世足賽的經濟效益有限,連還本都有困難,反而傷害民眾的權益,已是經濟學家的共識,但它已經不是一場單純的球賽,而是被政客操作成一場選舉秀,才會形成球場內有精彩競爭,場外則有群眾抗爭的諷刺畫面。

巴西曾是新興市場的楷模,但不可否認地,世人對其讚美頗多言過其實,其經濟成長的動力主要來自蘊藏豐富的天然資源,而非有效率的生產力與優質人力,是靠上天的庇蔭,而非努力打拚。因此當外界對其礦藏、能源、農產品需求大增時,便能帶動其經濟飛快成長,一旦爆發金融風暴,海外需求疲弱時,經濟就一蹶不振,經濟體質非常脆弱。易言之,巴西若要發展經濟,必須從教育、公共建設與產業政策著手,長期播種、耕耘,不能仰賴放煙火式的短期措施,更不應妄想靠著舉辦世足賽、奧運就能扭轉經濟下滑的命運。

經濟的現實與生活壓力,迫使巴西人不再因為瘋足球或虛無縹緲的國家榮耀,盲目支持舉辦世足賽及兩年後將登場的奧運,此舉意味著公民運動的崛起。這種公民運動近年來在全球各地開枝散葉,其特質包括年輕化,具崇高理念,反對分配不均與不公不義的政商掛鉤,不受政黨或政客操弄,這才是建構公義社會與政經結構的希望所在。世足賽加上二○一六年奧運都不能解救巴西的經濟,唯有崛起中的公民運動才是巴西人未來的救贖。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