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朝野應珍惜台灣民主得來不易

農曆春節期間,政治議題較少受到注意,但它們的重要性仍值得注意。在亞洲地區,因應北韓核武危機的六方會談,因北韓的強硬態度陷入僵局。在台灣周邊,中國仍在積極制訂「反分裂法」,為台海安全情勢投下變數,國際對中國此舉的反對聲浪也逐漸上升。與此相關的是,歐盟原本打算解除對中國的武器禁運,在美日等國公開表達反對態度之後,歐盟的立場似已出現轉圜。

對台灣來說,中國是長期存在的挑戰,新的一年也不例外。不久前,中國向聯合國提案,要求同意台灣自古就是中國的一部份,但這項提案卻踢到鐵板。中國雖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這項完全不符事實的提案,依舊無法在聯合國通過,這說明台海爭議的解決,絕不能靠中國的一廂情願。可以想像,中國所謂的「反分裂法」,即使完成立法程序,也只不過是不具國際法效力的中國國內法而已。

然而,向聯合國提案同意台灣自古就是中國的一部份,以及積極制訂反分裂法,在在說明中國圖謀併吞台灣,已經到了緊鑼密鼓的階段,我們必須妥為因應。農曆春節之前,朝野被春節包機直航沖昏了頭,還把中國藉辜振甫告別式玩弄的慰問,當作兩岸關係春暖花開的前兆。兩相比照之下,更凸顯出朝野對中國野心的無知。如果朝野無視於中國步步進逼,幼稚地把糖衣毒藥當良藥,台灣恐怕會在中國的兩手策略下連連失分。

其實,這就是台灣潛伏的危機。當美日等國公開反對中國制訂「反分裂法」,擔憂台海現狀遭北京當局片面改變之際,台灣朝野不僅沒有嚴肅反對「反分裂法」,反而沈浸在春節包機直航所粉飾的和平假象,甚至高談闊論三通、直航為期不遠了。正如台灣一直指責中國增加對台軍事威脅,必要的軍購預算案立法院卻連審也不願審,讓國際社會質疑台灣的防禦決心一般,台灣如果對反分裂法「假反對」,對三通、直航「真歡迎」,最後國際社會也難免會懷疑:台灣真的在乎自己的主權尊嚴嗎?

所以,農曆春節過後即將上場的朝野和解也好,國民黨主席改選也好,扁宋會也好,一定要掌握一個基調,那就是,維護台灣的主權與尊嚴,致力於台灣的國計民生。朝野的執政、在野之分,只是各自扮演不同的政治角色,其目標都應該是為國家與人民服務。過去幾年,由於朝野激烈惡鬥,雙方往往漠視了從政的目標,把所屬政黨甚至個人的利益擺第一。在這種情況下,台灣的經濟面臨困境,政局宛如陷入沼澤,幾乎是必然的結果。而在人民的心目中,朝野政治人物的形象,也必定是每況愈下。

親眼目睹台灣民主化過程的人都知道,台灣今天的民主成就得來不易。過去數十年,我們締造了經濟奇蹟,產生了龐大的中產階級,才使民主改革突破困難不斷前進。這個經驗說明,相當程度的經濟發展,所奠定的社會安定,以及支持改革的民意,是台灣民主的推動力量。台灣民主時代的來臨,也才使得當今朝野人士在政壇競逐成為可能。一旦經濟發展停滯、倒退,社會安定備受衝擊,民意對改革轉持疑慮,台灣的民主勢必大受影響,屆時朝野的舞台也將岌岌可危。

所以,我們在此要提醒朝野,唯有台灣的民主持續進步,政黨競爭才能展開。而要確保台灣的民主,就得維護台灣的經濟,因為經濟是台灣的命脈,也是民主運作的基礎。近年來,朝野競相主張錢進中國,鼓吹台灣經濟必須倚賴中國,導致台灣經濟發展失去足夠的動力。試想:如果台灣經濟失去生機,從而落入中國的手掌心,台灣的一切豈不是得看北京的臉色?假使這個噩夢成真,台灣還有什麼民主可言?朝野還有什麼戲可唱?

當前的朝野爭議,表面上是「捍衛中華民國」對上「捍衛台灣主權」。說穿了,這種區別主要在國內才有意義,中國才不管這一套。依目前的國際處境,朝野都必須先維護台灣主權現狀,才有空間區分雙方的立場差異。如果台灣的主權現狀不保,捍衛什麼都是空洞的口號。展望新的一年,我們與多數民眾一樣,希望朝野「台灣主權優先」,行有餘力再來爭論內部矛盾。同等重要的是,希望朝野「國計民生優先」,穩住台灣生存的命脈,穩住二千三百萬人的立足之地。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