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回應南方朔先生

◎ 嚴子琳

南方朔先生每次撰文臧否時事,論點精闢令人佩服;不過本週所刊「馬英九的行為身體語言之密」,卻讓身為南方朔忠實讀者,也兼為人母的我,對於咬手指一事,有不同的看法。

咬手指、摳手指,從小到大就是我與兒子之間的大事。在各種不同的場合,我總得小聲地、偷偷地提醒他:「不要摳手!」二十多年來,我用盡辦法,軟硬兼施地想要他改掉這個「我認為」的「壞」習慣,總是成效有限。直到今天,他已經是醫學院六年級的學生了,咬手指、摳手指仍是兩人之間的敏感議題。

前幾日,他專程回家為我慶生,咬手指的問題又再度壞了吃飯的氣氛,記得當時兒子溫柔的看著我說:「媽媽,你做你的大事,這種小事你就不用管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習慣;何況,我並沒有因為咬指頭,就不努力讀書及做事。」我望著兒子清澈的雙眼,吞下想說的話,故意搞笑地低頭摳起著自己的手指頭。他笑著看著我的傻樣說:希望有一天有個陌生人看到我摳手指頭時,很高興地說:「太好了!我們一起摳!」

那天,當我看到媒體有關馬總統在宏都拉斯咬手指的報導,我立即傳送給遠在南部醫院見習的兒子,電郵的標題是:「太好了,總統兒子!」我心想,我再也不要管他摳不摳、咬不咬手指了。

(作者為公務員,家庭主婦)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