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核災輻傷處置 護理人員不想當烈士

◎ 蔡旻璋

反核跟我們醫護人員到底有什麼關係呢?

一旦核災事故發生,無論處在何種層級的醫療院所,醫護人員是救災的第一線人員。初級輻傷處置為事故發生地點的緊急救護,包括檢傷分類、緊急救護及安排後送;第二級核災急救責任為收治需醫療照護的輻傷病患、除污、支持性療法及治療非輻傷病患、協助後送就醫的輻傷病患;第三級責任醫院為負責輻傷病患終極處置,如:治療、骨髓移植、放射性污染拮抗藥物給予、燒傷治療和嚴重創傷治療。救災人員是除了災民以外,最直接接觸大量輻射塵的高危險族群。

台灣的護理人員們,您準備好了嗎?各位的輻射處理是經過專業受訓呢?還是跟我一樣,只有在課堂上繼續教育積分課程呢?在日本福島核災發生一週後,衛生署在三軍總醫院辦過一場輻射傷害緊急演練,當時有急診一線人員詢問:「若日本撤退,來了大量傷患,若台灣核一、核二廠放射性物質外洩,所有的傷患集中在醫學中心,足夠容納嗎?若北部傷患須撤退到中部,中部醫學中心夠容納嗎?」

當時衛生署醫事處三科科長劉明勳只含糊地回應,國內現在沒有災難,不應過度恐慌。難道現在沒有災難,就不用做完善的考量?難道我們比日本有能力處理核災?如此無視鄰國正在歷經的苦難,在小小台灣島上就擁有四座核電廠的台灣政府,對待台灣人民的生命安全,竟以這樣的回答敷衍了事?

我們都不想沒有武器就被推上戰場,我們都不想當二○○三年SARS風暴中手無寸鐵的烈士,這就是三月九日我們一起站出來走上街頭的原因!

(作者為護理師,台灣基層護理產業工會理事)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