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澄社評論】民主失靈 獨裁失控

◎ 徐永明

一個政權透過選舉取得行政與立法的一致權力,擁有多數的選票卻施行民眾所怨憎的政策,而這個民主體制卻缺乏工具來制衡時,可以說是民主的失靈。

回顧歷史,國民黨不是沒有同時控制過行政與立法,但會在推動政策時恣意而行,在非選舉期間完全缺乏民主協商與社會諮詢的意願,卻是非常少見的,無論是威權後期的蔣經國,或是民主化轉型的李登輝,非選舉的社會協商非常頻繁,更不用提體制外的社會運動,與橫跨朝野的國是會議,在在見證一個協商民主的黃金時期。

而第一次總統直選後的李登輝,被稱為民主強人,而不是民主獨裁,代表強大民意的支持與廣泛的社會結盟,那時候民意不只決定政權,也引導政策方向;相對的,民主獨裁的馬英九,民意支持低落,社會群起反對,只能靠著國會的多數席次來肆行權力,令人憂慮台灣民主體制設計的缺陷。

在缺乏社會諮商的意願之外,當選舉次數減少,加上總統與立委簡併時,一次大選同時決定了行政與立法的權力分配,之間的地方選舉雖然有期中選舉的懲罰性質,卻完全無涉中央的權力分配,缺乏修正執政方向的制衡機制,導致民意完全與政策無涉的非民主結果。

最糟的,是我們目前的處境,一個連任成功的總統宛如脫韁的野馬,追求自身的政治野心與利益,在沒有連任顧慮的制約之下,民主體制中的民意與選票只存在投票日當天,矮化為資源動員與媒體操作的對象,而不是台灣民主的價值與目的。

這是為什麼馬英九政權最常聽到合理化政策的論述多是強權壓力,不是美國的瘦肉精不成如何貿易報復,就是與中國的ECFA失敗如何兩岸不安,從形塑對外在權力的恐懼來壓制民意,而不是從傾聽人民的意願來領導。

這是民主獨裁的起源,民主淪為取得權力的手段,獨裁表現為專斷權力的快感,台灣的民主淪落至此,要往上提升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作者為東吳大學政治系副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