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醫師之健保現場

◎ 李正揚

十月中傳來王永慶先生在美病逝的新聞,直覺地擔心自己八十七歲高齡的父親會不會胡思亂想?晚上在看門診的時候,忽然接到母親來電,說父親胸口不舒服,上了氧氣也沒有緩解;門診一時還無法結束,所以請母親先給父親喝些胃乳;門診結束後,晚間十點多母親再度來電,說父親痛到無法走路,她已經叫救護車將父親送到就近的醫學中心掛急診。

匆匆趕到急診室,或許是治療過了,父親似乎沒那麼痛苦,一直埋怨照電腦斷層被綁了好久,很不舒服。凌晨四點,報告出來了,是死亡率極高的「主動脈剝離」,醫師告知要立即開刀,更換人工血管。一時間我亂了方寸,反射性的問到醫療費用的問題,醫師答到:「不用擔心,健保有給付。」並將所有可能的併發症告訴我,我不加思索地同意開刀,畢竟開下去還會有一線生機!

原本六至八小時的主動脈置換術,因為合併心包膜填塞,且主動脈瓣受損,以致手術長達十四個小時。術後主治醫師面色凝重地告訴我,因父親年紀太大、手術複雜且時間過長,以致心臟收縮功能降低,需用「葉克膜」才出得了開刀房。但是,當天夜裡,父親終究還是走了…高達五十三萬元的醫療費用,我們只付了兩萬九千元,繳費的當時,我慚愧地紅了眼眶!

自己經營地區醫院數十年,感受到健保制度對醫療院所的管控,已達水深火熱的地步,因此以「台灣醫院經營者壓力來源之探討與因應之道」為題,撰寫我在成大EMBA的畢業論文,其中不乏對健保總額制度的嚴厲批判,對健保百分之九十的民眾滿意度嗤之以鼻,因應之道寫了一段:「應將自負額依平均餘命的多寡逐步調高…」、「不顧一切的要求醫師救治年邁的親人,往往救起來的只是一個植物人,為了自己的親情卻要全民買單…」,但是當自己由醫院經營者變成病患家屬時,健保卻成了救命的及時雨!

父親是退休公務員,碰上致命性極高的主動脈剝離,醫療團隊在二十四小時之內開了下去,沒塞紅包,沒有關說,沒享特權。以財富而言,父親是貧乏的,但以醫療照護而言,父親是富有的。

夜闌人靜,我細細品味周遭的靜謐,我們是何其有幸生在台灣啊!我決定,更客觀地修正我EMBA的畢業論文。

(作者為善化宏科醫院副院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