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壬癸
「第十七屆海峽論壇.南島語族文化學術論壇」於六月中先後在福州市和平潭島召開,我今年首次應邀參加並宣讀論文,十六日宣讀「台灣南島語言的歧異與南島語族的擴散中心」,十七日宣讀「台灣南島語言的重要性」。十八日論壇總結及閉幕式,大會要我以台灣嘉賓身分發表論壇總結,重點包括:(一)兩岸要有正常的交流,對大家都有好處,(二)自古以來,中華是一個民族的大熔爐,(三)漢族的語言文化深深影響了東亞(韓國、日本)和東南亞各種語族(侗傣、南亞、苗傜),例如十二生肖之傳播到東南亞各國,(四)漢族的語言文化也吸收了少數民族的語言文化成分,例如借入了古南亞語言的*krung「江」字,長江以南的河流都叫「江」,(五)境內各種語族都是由北向南擴散和遷移。我的總結頗受歡迎。
大概因為我是中央研究院院士,受到特別禮遇,往返機位都訂華夏艙,兩地都派有專車和陪同人員,我想要到那裡就載我去,我非常感激。然而,因為中國官方並不承認台灣有中央政府,所以把中央研究院改為「中研院」。
平潭島距離台灣新竹最近,只有六八浬(約一二六公里),島上那個地名就叫作「六八浬」,有很多岩石,是觀光勝地。近幾十年來平潭島上考古挖掘出土的考古器物跟台灣大坌坑考古出土的器物非常類似,而年代又稍早,約六五○○至五五○○年前。因此中國學者認為南島語族的起源地就是中國沿海一帶。習近平倡導要特別發展平潭島,並號召兩岸人民。海峽論壇的主旨就是「閩台一家,中華一體」,統戰意味濃厚。
中國學者的論文以考古學方面的居多,遺傳學次之,學術水平可說相當不錯。從台灣去的學術界人士偏少,有不少是過去負責行政工作的首長(如馬祖前縣長、台灣史前文化博物前館長),更多是台灣原住民,報告內容的水平參差不齊。中國負責籌辦海峽論壇的人士,邀請台灣人士所考慮的人選似乎並不是學術。
南島語族以台灣南部為擴散中心
語言學的證據毫無疑問的顯示:南島語族是以台灣南部為擴散中心,大約在五千年前。南島語族跟侗傣語族(大概在廣西北部)和南亞語族(長江中下游以南)很可能有發生學上的關係,因此南島語族的前身(pre-Austronesian),曾在華南沿海一帶,大概是在福建沿海定居。在五、六千年前那時還沒有中國這個國家。進一步說,現在全世界的人類都是在七萬多年前從非洲北部擴散出來的,在不同的階段曾在不同地區定居,我們並不能就說:現在全世界的人類都是非洲人。
(作者為中央研究院院士)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