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以罷亂罷 國民黨欠對人民道歉

台灣政治邁入大罷免階段。立法院國民黨團總召傅崐萁等廿四名藍委、停職中的民眾黨新竹市長高虹安的罷免案,將於本月廿六日舉行投票。其餘七件罷藍委案,由中選會陸續宣告。罷免結果,將使翻轉國會朝小野大政治結構,出現改變契機。國民黨方面,為阻攔罷免,所提理由似是而非,例如聲稱這些立委才當一年多,就要面臨人民罷免,並不合理。但這說法則遭駁斥。除了選罷法明定立委等公職就職滿一年,已符合被罷免對象,更重要的是,藍白從去年二月一日開始的國會亂政行徑,人民早已忍了一年多,公民團體串聯行動,罷免之勢風起雲湧,「用更大的民主來解決」,成為最大的民意主流。

曾喊「以罷制罷」的國民黨,過了大半年,全軍覆沒告終,沒有一件罷免民進黨立委能完成流程。藍營支持者冷感,固然是原因。然而,過程中發生幽靈連署、領銜人缺席、中途放棄等亂象,令人嘆為觀止。現被檢調查辦的多件死亡連署與偽造連署案,外界高度懷疑這恐是由上而下的組織性違法,而且是從第一階段的罷免提議就已出現。罷免程序知法玩法,導致多位地方黨部高階黨工遭調查、羈押、起訴。連黨中央組發會副主委也被收押。面對政治大醜聞,國民黨中央拒絕任何檢討、認錯與反省,只會硬拗,反潑髒水,稱這是賴政府政治辦案,小案大辦,並反控公民團體罷藍委案也有違法情事,檢調卻不查,意圖帶風向「罷藍罷綠」都一樣有問題,製造國民黨「政治受害」形象。但數字會說話,只要攤開中選會統計的罷免數據,謠言不攻自破。

罷免共分三階段。第一階段「提議」,由原選區選舉人總數一%以上提議,門檻最低。第二階段「連署」,原選區選舉人總數十%以上連署,且連署人不得與一階提議人重複。最後才進入第三階段「投票」。換言之,第二階段的難度,遠遠大過第一階段,所需人數門檻高出十倍之多。根據中選會發布地方選委會查對結果,公民團體發起罷藍委案,第二階段連署總數合計超過一百萬人,合格率平均為八十六.四%。反觀藍營沒有任何一件罷免案完成二階,第一階段「提議」送出十五件罷綠委案,提議總數不過六萬六千多人,「提議前死亡」高達一八二五件。藍營在一階提議,人數與件數均較少的情況下,反而出現非常離譜的死亡連署數字,這般明顯的大規模集體造假,在野政客還有什麼理由與資格說嘴公民團體。

罷藍與罷綠出現壓倒性的差異,外界多感到難以理解。堪稱百年政黨、地方組織盤根錯節的國民黨,怎麼連提議罷免的第一階段,就這般荒腔走板。原被視為藍營極具優勢的台北市,在雙吳罷綠委案不光鎩羽而歸,就連黨部主委也遭羈押。據指是因藍營地方爭搶罷免主導權,趕進度、「抄」捷徑。不過,這並無法解釋為何許多國民黨地方黨部也接連遭到檢調偵辦,而且光是死亡連署之數,即遍布各地。這被認為是與由上而下的指導、授意有關。還有一關鍵原因,藍白先前國會擴權,通過罷免連署要附上身份證影本,原本盤算藉此拉高罷免難度,壓制公民團體的罷藍委之勢。結果公民團體迅速展開動作,在修法公布實施前送件,得以適用罷免舊制。國民黨眼見干預無效,倉促整軍「以罷制罷」,也發動罷綠委案,但作弊抄寫,想彎道超車,卻導致翻車。「以罷亂罷」,修法擋到自己,堪稱作繭自縛。

罷免歷經各階段,並不容易。但公民團體在這些藍委選區,承受冷嘲熱諷,甚至各種干擾,猶能透過一張一張提議與連署書,說服在地選民,願意填寫罷免資料,這正是與公民社會的緊密對話過程。縱有難度,卻是「更大的民主」必經之途。這也說明為何罷藍與罷綠是冷熱有別,結果懸殊。許多公民團體腳踏實地,促使民眾更看到藍白過去一年多是如何毀憲亂政,升高民主危機。反觀藍營反罷過程,捨棄正途不為,自恃國會多數,亂兩個會期還不夠,本會期又恣意延會,強推爭議議案。另又見笑轉生氣,反控司法不公,一味無中生有,製造人民對司法、對政府的不信任,這是亂政現在式。可預見地,一旦罷免投票無法翻轉國會席次結構,在野亂政,勢必還會是未來式,而且藍白猛於虎,只會更加惡質猖狂。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