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廣場》支持2027國際護理大會 展現護理力量 共創健康台灣

◎ 柯乃熒

台灣即將在二○二七年舉辦國際護理大會(ICN Congress),這本應是展現我國護理實力、促進國際交流的絕佳機會,然而,這個振奮台灣護理界的好消息卻,因為立委陳菁徽看衰台灣擔任主辦國,將主辦國際大會解讀為「向國際呼救或感慨未辦已蒙羞」,陳立委帶有政治立場和貶抑護理界的言論,試圖將護理專業的困境與政治操作掛鉤,不僅模糊焦點,更恐撕裂護理界的團結。

台灣護理人力不足對全民健康的影響,是我們此刻必須嚴肅面對的課題,病房裡護理師們忙碌的身影,是許多家庭安心的依靠,他們肩負著守護生命的重要使命。然而,護理專業的實力與台灣在全球舞台上展現的國際影響力,是兩碼子事。該立委輕視國際護理協會認可台灣護理界主辦國際會議的實力,更企圖以政治色彩操弄護理界的團結。

國際護理協會(ICN)自一九八九年成立以來,一直是全球護理界的領導力量,與世界衛生組織(WHO)建立了正式聯盟關係,代表全球超過二千九百萬名護理師。ICN每兩年舉辦的國際護理大會(Congress),是全球護理界的盛事,匯聚各國政界、業界、學界等護理領導者,全球近萬名護理師參與此盛會。台灣在二○○五年首次主辦第廿三屆ICN大會後,睽違廿餘年,台灣護理學會於二○二七年再次獲得主辦權,這充分顯示了台灣護理專業與實力深受國際肯定,是讓世界看見台灣護理實力的絕佳機會。

舉辦ICN Congress國際會議,正是展現台灣護理實力、讓世界看見台灣健康照顧科技與研究創新的契機。這不僅能提升台灣護理的國際能見度,更能促進國內護理界與國際接軌,引進新知與技術,共同解決全球護理面臨的挑戰。舉辦國際盛會亦可裡應外合,在時限內更加積極「投資護理」以響應「健康台灣」的國家政策:包含落實三班護病比入法、提升專業津貼、全面檢視護理薪資結構的不平等、強化醫院及社區護理勞動條件及營造正向工作環境,在大會前要求政府以實際行動付諸承諾,在二○二七年會議時展現台灣護理界團結改變現況的影響力。

將國際會議與國內護理人力困境混為一談,不僅是對護理專業的矮化,更是對國際盛事的曲解。固然,台灣護理師長期面臨工時過長、薪資待遇不佳、工作條件不佳等問題,這些都是需要政府與社會各界共同努力解決的癥結。然而,解決這些問題的途徑是實質的政策改革和資源投入,共同「投資台灣護理,就是成就健康台灣」,而非透過操弄政治語言來貶低護理界的國際成就。

我們應堅定支持台灣護理學會舉辦二○二七年國際護理大會,讓台灣護理的「NURSING POWER」發光發熱,向世界展現我們在健康照護領域的貢獻與決心。同時,也呼籲各界共同關注並改善護理人員的工作環境,讓護理師能夠無後顧之憂地投入專業,為全民健康福祉奮鬥。只有團結一致,遠離政治操弄,才能真正解決護理困境,因應全民健康的需求。

(作者是特聘教授,成功大學醫學院國際副院長、愛滋病護理學會理事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