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鐸
英國《衛報》披露,英國一家就業仲裁法庭裁定,基於英國安全風險而阻止來自敵對國家的人員從事國防領域的某些工作並不構成歧視。此事源於中國公民徐天琳(Tianlin Xu)向倫敦人工智慧軟體公司Binary AI Ltd應徵一個領導職位,年薪廿二萬英鎊,但該公司創始人James Patrick-Evans拒絕她的申請,並回信給她:「…我決定不受理您的申請,理由僅是您的國籍,作為一家公司,我們與西方政府在敏感領域密切合作,並希望繼續保持這種合作關係…。」徐天琳即以種族歧視為由提出訴訟,從結果看,她敗訴了,而該軟體公司已聘用一位英國人。
英國的「敏感領域」單位拒絕中國公民並非首例,二○二年英國《太陽報》披露,英國皇家海軍最新銳的「伊麗莎白女王號」航空母艦二○二三年初航向南海進行部署時,有三名中國籍洗衣工被禁止登艦,後續又有一名已為英軍服務卅九年的中國洗衣工,因其家人在香港生活而被辭退。國安單位指出這是因為「越來越擔心中國可能藉滯留中國境內的親人威脅這些工人,迫使工人交出英方的機密」。
類似情況最近也發生在美國,除了緊縮中國學生簽證外,前任紐約州長古莫參選今年年底舉行的紐約市長選舉,其競選團隊有一位二○二四年才入籍美國,擔任州議員威廉·科爾頓幕僚長的中國人賀立寧,「被離開」競選團隊,因團隊發現他原本在中國國營企業巨頭「中石化」旗下的投資公司擔任董事長等高層職務,但他隱瞞此事。喬治亞州立大學研究「中國腐敗問題」的退休政治學家安德魯·韋德曼分析,賀立寧離開在中國具有影響力的職位,「到美國成為一名州議員的幕僚長,這似乎是一個非常奇怪的轉型。」
此乃「匹夫無罪,原生於中國其罪」,究其根源,皆因中共勢力透過人民以滲透全球干擾國際秩序,真是作惡多端。
(作者從商)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