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國民黨正助燃大罷免

馬英九出席中國年度統戰活動「海峽論壇」,藍營縱不認同,也無人敢指責,更加坐實國民黨親中懼中、受制中共。(圖取自微博)馬英九出席中國年度統戰活動「海峽論壇」,藍營縱不認同,也無人敢指責,更加坐實國民黨親中懼中、受制中共。(圖取自微博)

賴清德總統於今年五二○談話時表示由國安團隊規劃,向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民眾黨主席黃國昌進行「重要國家安全情勢專案簡報會議」,原安排本週三舉行,但在前一天藍白兩黨主席接連表達不出席。寄望朝野能聚焦中國威脅「共同圖像」,遺憾最後未能成形。無法團結應敵,有利北京分化。尤其,中共正登場年度統戰大戲「海峽論壇」,因為台灣社會的大罷免氛圍,沒有國民黨籍地方首長敢甘冒風險參加。中國拉攏藍營地方、施壓賴政府的伎倆,暫時受到挫敗。同一時間,藍白則拒絕朝野共商重要國安課題。看出兩岸來回過招,北京背後運作意圖。

總統府本週二還原與藍白兩黨聯繫過程。相較白營不回覆府方、只對外放話,頗把一場重要國安情勢簡報當成政治鬥爭籌碼。國民黨中央則維持溝通,以「正面」形容,顯有成局之願。但受制白營一路批鬥,並爭逐主導在野聲量,國民黨最終才宣布不與會,但稱希望與府方持續協商,仍保有未來可能性。藍營中央現正遭逢三十一比○大罷免政治風暴,內有黨內要角磨刀霍霍,欲取而代之,外有白營以藍白合為名,意圖分食壯大政治影響。堪稱氣若游絲的國民黨領導層,或知透過與賴總統一同參與討論國安,合作應處外部威脅,不僅能藉此重塑政黨形象,也有助於化解大罷免危機。然而,囿於內外牽制力量,國民黨依舊未能正確決斷,繼續自困屢遭質疑的親中道路,偏離「忠誠反對黨」的中道路線,形同為大罷免添柴火,有如助燃。

照理來說,即便藍白與綠營於諸多議題交鋒,在國家安全範疇,理應有較多共識與對話空間,畢竟國若不存,何能焉附。賴總統先拋重要國安情勢簡報,從最可能與最迫切談起,日後再延伸其他議題。中國的武統脅迫,已是印太地區共同危機,受到最直接衝擊的第一島鏈國家,莫不積極面對。甫結束的七大工業國集團(G7)領袖峰會,也嚴正關切中國在東海、南海行徑,並強調維護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賴總統從提出十七條因應作為後,正賴朝野合力作為。反之,遲滯自我防衛與民主韌性,更利於中共挑釁威脅。白營在朝野互動的不合作,宛如「壯大自己、吸聲量、反罷」七二一方針,有跡可循。而不可否認,此舉既阻礙政黨合作,也符合中國對台分化策略。對北京而言,藍白兩黨消長,或大罷免結果,均非其重點,只要破壞賴政府施政,弱台亂台,方是目的。

去年台灣大選,朝小野大政治格局出現後,中共作法更為清楚。首先,利用藍白國會多數,不斷推出諸多毀憲亂政議案,人民反感、社會對立、民主受創。立法院去年二月成立新一屆的國會,國民黨團總召傅崐萁率三分之一國民黨立委到北京,去見負責擘劃對台攻略的政協主席王滬寧,國共平台滲入我們國會。這一年多來立法院亂象頻仍,國民黨過去在朝在野時,沒做過的、不敢做的,現都已經沒有什麼不可能。即便悖離民意,已被法理否定,仍然執意為之,背後撐腰者,不言可知。縱然面臨三十一比○的罷藍委壓力,仍以掩飾手法強推爭議議案,持續亂政。事實上,國民黨要化解大罷免危機,不必費力造假連署「以罷制罷」之違法鬧劇,只要立即撤換國民黨團總召,停止爭議議案並且修復原樣,並於國安法案與預算大合作。但國民黨連一件都不敢做,逆向衝行,難道是有中共因素的難言之隱嗎。

為了吞併台灣,北京利用藍白。台北市前市長、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涉貪圖利遭羈押偵辦,中國隔空援柯,批「綠色恐怖」,既挺這位「兩岸一家親」同道者,也示意白營。這一次,眼見年度統戰活動「海峽論壇」,少了藍營地方首長跑龍套黯然失色,趕緊策動中國在台儼然最大代言者的馬英九。據稱此舉在國民黨內議論,認為大罷免投票在即,馬去中國,說三道四,罷藍更旺。其實,中共根本不在乎這個手下敗將政黨的存亡命運,而只盤算還有多少剩餘的利用價值。馬英九這趟去,藍營縱不認同,也無人敢指責,更加坐實國民黨親中懼中、受制中共。王滬寧也見馬英九,說明除國會亂台這條操控之線,另利用馬來框住國民黨走向,難出中共手掌心。從這次重要國安情勢簡報遭在野抵制看出,馬向王滬寧說兩岸「和與合」,實是表忠的潛台詞:不能惹中國不高興,也不能讓台灣朝野「和與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