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芥之
每當台中空氣品質惡化,就會有群政客膝反射般地喊話:「都是中火惹的禍!」這種說法喊了十多年,卻仍屢試不爽,彷彿謊話講一百次便成了真理,和笨蛋相處久了也會誤以為是天才。面對政治人物的發言,一定要「追本溯源」,才能分辨真偽,不會被惡質政客一騙再騙。
根據環境部監測與空氣品質模式支援中心二○二一年使用CMAQ空氣模式模擬,全台PM2.5年均濃度中,有高達四十六.六%來自境外傳輸,包括中國華東地區的工業污染、國際航運與東亞背景值。在東北季風挾帶下,這些污染物於秋冬大量越海進入台灣,成為空污惡化的重要來源。
至於境內污染來源,PM2.5成分中,逸散源(如道路揚塵、工地、露天燃燒)占廿六.六%,交通源十二.二%,工業源十.七%,電力業僅占二.三%。台中火力發電廠(中火)屬於電力業,當全國的電力業「貢獻」PM2.5僅二.三%,更別說還有境外部分,除非是數據文盲,否則稍有理性思維的人,絕不會把大台中地區的空品問題全數歸咎於中火。
台電多年來持續汰除中火的老舊機組,改以天然氣發電,並裝設先進的污染防制設備,有效減少排放。中火自二○一六年至二○二一年空污排放量減少達六十%;相較之下,環境部監測數據顯示,同期間中部地區PM2.5的年平均濃度從廿三.六(µg/m³)降至十七.九(µg/m³),下降幅度不到廿五%。換言之,中火的空污改善績效遠勝台中市政府的努力成果。
然而,部分不專業又不敬業的政治巨嬰根本不在乎科學數據,因為「燃煤等於空污,空污等於中火」,這樣簡單的等式易懂好宣傳;若換成「淘汰老舊柴油車,建築工地加強防塵,改善露天燃燒、焚香燒金紙習慣,加強空污逸散源查緝與管制」這類真正能改善空污治理的手段,對政客而言,吃力不討好,還給自己挖坑。回想當年,選前拿一瓶谷關空氣演一場戲,選後有事就罵中火,執政就是這麼簡單啊!
改善空污需要系統性的治理,而非針對特定對象的政治獵巫;需要的是全民共識,而不是政客表演。若每逢空污惡化,只會重複「關中火」的口號,卻無意從源頭著手,那麼空氣品質將永遠被困在政治操作與選舉動員的迷霧中。
中火作為大型發電設施,確實有責任持續減排並提升效率,但不應成為空污的替罪羔羊,更不該淪為政客手中隨意勒索的人質。空污治理應回歸理性與科學,讓數據說話、讓制度推動,而不是讓政治巨嬰繼續綁架輿論、扭曲真相。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企管博士)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