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志翰
健身網紅「館長」陳之漢浩浩蕩蕩前往上海,進行一場充滿驚嘆的「中國行」直播。他鏡頭下的上海,彷彿是未來世界的樣板,馬路平整到不可思議、機器人滿街跑、連路邊的垃圾桶都讓他大開眼界,直呼「很特別」。這場宛如「劉姥姥逛大觀園」的直播秀,試圖傳達一個簡單粗暴的訊息,中國很進步、台灣很落後。
首先,館長所驚嘆的QR code自動販賣機、餐廳裡的送餐機器人,對許多台灣人來說早已是日常。台北餐廳裡,貓咪造型的機器人穿梭送餐不稀奇;無人智慧商店透過手機支付就能買到各式商品,也遍佈在社區角落。將這些台灣也有的科技與設施,當作中國獨步全球的「進步」象徵,除自暴孤陋寡聞,更像是一種刻意營造的敘事,意圖透過貶低台灣來抬高對方。
其次,自己的家或許有些老舊、凌亂,但當你看到鄰居家裝潢得富麗堂皇、家電全是最新款時,你會因此拋棄自己的家人,搬進去當鄰居的家人嗎?一個「家」的核心價值,從來就不只是硬體設備,它關乎的是居住在其中的「人」的感受、自由與尊嚴。鄰居家有聲控燈光、智能管家,但處處是監控鏡頭,說錯一句話就可能被掃地出門,甚至被關進地下室,這樣的「豪宅」,你敢住嗎?
館長鏡頭下的「進步」,正是這種只見硬體、不見靈魂的淺薄觀察。他看到了平坦的馬路,卻沒看見那條路上的人們,完全沒有批評政府施政的自由;他看到了新奇的垃圾桶,卻沒看見有多少異議的聲音,被當成垃圾一樣地清除;他看到了便捷的支付,卻沒看見那背後無所不在的數位監控,天羅地網般地籠罩著每一個人。
台灣孕育出來的「自由」DNA,早已跟專制獨裁的中國格格不入。無論中國再富有或先進,一個專制、不自由的國家,對於習慣了民主空氣的台灣人而言,依舊毫無吸引力。
最後,台灣人最希望看到的,是中國的「民主進步」。一個民主的中國,不會動輒以武力恫嚇台灣,不會羅織罪名,動輒將台灣人以「顛覆國家政權罪」判刑,使其身陷囹圄五年。館長在中國收斂起平日「三字經」的國罵,這不也正是一種恐懼的總和嗎?擔憂得罪中國政權的謹小慎微,更揭穿 個「進步」社會的真實面貌。
我們希望看到的,是一個能夠保障基本人權、實行法治、尊重言論自由的鄰居,而不是一個肌肉發達、卻喜怒無常的威權巨人。
(作者為國中教師)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