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禹璁
館長去上海這一趟,八個字結論:「多此一舉,自取其辱。」
上海本為「十里洋場」,是全中國最早西化且最早發展的一線城市,在這種地方搞宣傳統戰,沒有意義,欠缺說服力。但我後來察覺,挑選上海,應該是利用上海的進步,對比來自台灣的館長的粗鄙和鄉巴佬形象。館長的網路聲量高,但缺點是知識、內涵不足,他在上海看到任何東西的反應,就象劉姥姥逛大觀園。
中國就是要這種效果,重點不在於館長宣揚上海多進步,而是藉此凸顯館長來到上海,瞬間變成鄉下土包子,故曰自取其辱,撈到抖內又何用?
說句實話,如今的上海,早就失去過往的傳統風華。我在創業之初,為了學習上海麵點即生煎饅頭的製作方法,跑了一趟上海,教我的老師傅當時已高齡七十五,當時一起拜師學藝的,除了我,還有一位移居美國的上海人。老師傅說,上海已經失去他年輕時的浪漫、風雅與古典,他苦撐著,就是希望有生之年能把手藝傳給海外的華人承繼,幫他把上海的味道與風格,在其他國家落地生根。我允諾師傅,會把上海風味的文化與用餐風格,帶到我的故鄉。
館長還在飯店點了小楊生煎,但我們可以很自豪的說,真正的上海文化其實保存在台北的巷弄內,不少上海、香港和美國華人來台北旅遊,品嘗我們的生煎,都說口味比上海小楊更正統,是真正老師傅做出來的味道。明明台北就有正宗老上海口味、可以品嘗真正的上海風華,館長遠赴上海,豈非多此一舉?
在直播中,館長也顯露無知,生煎饅頭和水煎包是不一樣的東西,生煎主要用油煎,包口朝下,是江浙閩廣的小吃;水煎包則是用水煎且包口朝上,是北方麵食,兩者是完全不同的東西。
館長要體驗上海文化,不必捨近求遠,在台北搭個捷運、開個車就到了。
(作者是上海麵點品牌「老上海生煎」創辦人暨負責人)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