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宏煇
立法院會近日三讀修正通過《軍人待遇條例》修正草案,明定國軍「志願役加給」每月調增為新台幣三萬元,從現行一五萬提高至三萬元,並自明年元旦實施。
筆者從軍校畢業掛階任少尉時,連本俸、專業加給、志願役加給,月薪約四萬二千元,那時在基層連隊當排長,除了放假日之外,每天廿四小時待在軍中,算來時薪不到五十元。然而,近年來經過幾次的待遇調整後,本俸及專業加給都往上調高,尤其是今年四月,賴清德總統已大幅調高專業加給,年輕少尉的月薪已達五萬八千餘元。如今立院再加碼調增一萬五千元,少尉的薪資就高達七萬三千餘元,難道是叫國軍不要放假,廿四小時待命嗎?
筆者認為,過去軍人廿四小時在軍中待命,難以兼顧家庭,有時還因戰備任務,而無法出席親友的喪事,難免有「不如歸去」之感。如今,隨著物價波動調整,加上賴總統重視軍人福利,薪資待遇比一般公教人員優渥,我們這些退伍老兵真是羨慕不已,有生不逢時之嘆。
筆者以為,國軍志願役加給大幅調高,讓志願役軍人荷包滿滿,或許可吸引年輕人從軍的意願,但光靠高薪仍難維持從軍的熱度,一旦進入軍中不如想像而提前退伍,則過去所受的訓練與培養全都白費。其次是軍人月領高薪,社會一定會有更高期待,會以更高標準來看待軍隊,軍人休假可能因而更困難,更難以兼顧家庭。此外,國軍志願役加給調的這麼高,人事費大幅增加,勢必排擠國防預算,影響到武器採購與後勤維修的量能。
身為軍人,筆者樂見國軍官兵的待遇提升,但調薪應該循序漸進,隨物價波動與公教人員待遇一起調升,否則獨厚軍人,如何讓公教人員信服?徒增族群間的對立罷了。
(作者是軍退;現於大學任生輔人員)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