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社論》大罷免就是對中國說不

罷團宣布推動罷免第三階段行動。(記者張嘉明攝)罷團宣布推動罷免第三階段行動。(記者張嘉明攝)

公民團體發動罷免藍營立委行動,第二階段送達三十一件,中選會正查對連署人數是否符合門檻,外界估計將有多案能夠進入第三階段的罷免投票。反觀國民黨「以罷制罷」的反制動作,尚無進程。罷免民進黨兩位原住民立委、兩位新北市立委、以及兩位台中市立委,皆未送件,宣告失敗。十五名綠委二階罷免連署期限,最末者為六月二十四日。對達標件數,藍營評估悲觀,罷藍與罷綠極可能出現壓倒性懸殊比例。公民發揮力量,行使直接民權,政黨國會席次面臨洗牌,朝小野大政治結構若翻轉,將為台灣民主帶來撥亂反正的契機。

大罷免潮沛然莫之能禦,固然是多數民眾對藍白兩黨過去一年多,挾國會以亂政,已然不耐與憤怒。此外,中國對台武統的壓力,與日俱增,理應與行政部門齊力抗衡,在強化國家安全與提高防衛韌性,給予有力奧援的國會部門,卻消極以對,甚至不斷出現掣肘行徑。今年一月藍白惡砍中央政府總預算,連帶無理刪凍國防預算。造成極負面國際觀瞻。美國國會議員與國防官員,都警告此舉衝擊台美日益緊密的安全合作關係,甚至公開點名國民黨為主導者,以表不滿。國民黨中央後續派人赴美解釋,但未獲接受。無論民主友盟,或是外媒輿論等,多認定國民黨傾中立場,與主張抗中的民進黨,在對外作為相左,導致政治僵局與衝突,重要政策推進也因之受阻。

路透最近報導,兩名美國官員指出,美國打算對台灣軍售規模提升到超越總統川普第一任期的程度,以在中國於軍事方面加強對台施壓之際嚇阻中國。官員還說,美國正敦促台灣在野黨不要反對政府提高國防支出到國內生產毛額(GDP)三%的行動。該報導台美雙方都未否認,美國國務院發言人並進一步回應,隨著中國不斷擴充軍力,台灣面臨著北京日益加大的威脅,美國並認為,「持續支持台灣的自衛是為了遏止戰爭,並為和平解決兩岸分歧創造空間和信心」。路透撰稿記者也對該報導發文「幫忙劃重點」指出,藍白刪減國防預算引起美方擔憂,美國官員認為:「我們向反對派發出了非常強硬的信息:不要擋路,這不是台灣的黨派問題,這是台灣的生存問題」。在野不僅亂國會,從國際角度,更嚴重影響台灣的國家安全與民主存續。

然而,不光是中央政府總預算,賴政府為因應國際情勢而將提出四千一百億元特別預算,其中包含強化國土安全韌性的一千五百億元,有提高海巡裝備等內容,藍白則揚言要全數刪除。在野無視海疆安全,對中共日益挑釁的灰色地帶衝突,漠然以對,這讓外界憂心賴總統二月已宣示將針對軍事採購提出的特別預算案,將來也會受到影響。藍白表面宣稱支持國安,但實際檢視,一方面對真正用於提高防衛韌性的支出或法案,百般阻撓,甚至杯葛。另則蓄意推動恢復提高退休公教年金,以及增加現役軍事人員待遇,使預算分配失衡,嚴重稀釋能真正用於加強軍備與訓練的經費。因應大罷免潮的來襲,在野亂政手法趨細膩。包括藉由修法討好特定階層或族群,加上惡修財劃法從中央分食三千七百多億元,目標就是要使中央政府財政捉襟見肘,進而弱化執政黨在國安等各項重要施政作為的推動能量。

藍白兩黨這一年來敢於國會囂張,與中國的靠背,也有著極大關聯。本屆立法院去年二月一日開始,不到三個月,就有三分之一的國民黨立委,且涵蓋了各委員會,在黨團幹部率領下,奔赴北京見統戰高官。在野方面攻訐賴政府的諸多不實言論,中方也不時相挺,論調相似,而予人內外呼應之感。甚至對於強化美歐日等友盟關係,不時看到在野傳播懷疑論,說會因此惹怒北京,或說被利用成棄子。這類配合中國認知作戰言行,絕大多數台灣民眾深感厭惡,大罷免行動也因之風行草偃。國民黨即便利用地方組織優勢要連署罷綠,難引起熱潮,加上各種光怪陸離不實連署遭到揭發,連支持者也徹底失望。罷藍罷綠一面倒,北京開始出手,造謠抹黑力挺公民團體的政治人物,這正顯示對岸的焦慮,朝小野大一旦翻轉,就再難於立院策動在野政客興風作浪。再過不久,多個立委選區將會舉行罷免投票,選民的這一張票,不僅是對毀憲亂政的立委進行大淘汰,更是反擊中國的毀台圖謀。這次的大罷免,就是要對中國說不。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