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應然
國民黨立委謝龍介二○二五年五月廿四日在台中街頭為同黨立委羅廷瑋站台時,針對罷免團體脫口說出「生孩子沒屁眼」,引發軒然大波廣。謝龍介聲稱,這是長輩提醒晚輩的一種較直接、強烈的語言(台語),並非刻意詛咒對方,並無說錯話要道歉之意。
所謂「生孩子沒屁眼」就是指生出沒有肛門(無肛症)的嬰兒,大約每四、五千個新生兒會有一個是無肛症,原因不明,也無證據顯示它與遺傳或懷孕時用藥有關。無肛症病患約有四十%伴隨其他器官異常,其中以泌尿生殖系統之畸形最多。以前醫藥不發達,罵別人生孩子沒屁眼,通常就是要別人家絕子絕孫,的確是一種詛咒,帶有攻擊性及羞辱,這不只是侮辱罷免團體,更讓無肛症患者的父母難過難堪,難道自己或祖先有做過什麼觸怒神明之事?
現代醫藥進步,依無肛症不同型態,有七十—一○○%經小兒外科醫師矯正而可自行排便,但日常生活仍有許多不便。經濟部長郭智輝今年三月受訪時因發言不當而遭唐氏症(蒙古症)病友會團體強烈抗議,經濟部隔天迅速道歉,比起謝龍介事後仍稱只是「提醒」,兩者高下立判。
這場風波凸顯台灣政治環境中言論的影響力,政治人物的發言經常影響社會觀感。謝龍介的「生孩子沒屁眼」是否影響未來的罷免投票暨後續選舉結果,值得觀察,而此事件將讓選民更加嚴格檢視政治人物的言行,不容他們恣意妄言。
(作者是中華民國基層醫療協會理事長)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