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擺脫依賴中國 澳洲成功開採稀土

◎ 衛重華

在全球供應鏈重構浪潮中,澳洲稀土企業Lynas於馬來西亞成功量產重稀土氧化鏑(Dy₂O₃),象徵中國以外首度實現商業化重稀土分離。這項突破不僅代表民主國家在稀土產業的自主化進程取得關鍵成果,更為西方國家擺脫對中國依賴,奠定實質基礎。台灣作為全球半導體與高科技產業樞紐,若要強化戰略韌性,應正視此一轉變,積極學習並尋求與Lynas等企業的實質合作。

稀土元素廣泛應用於電動車、風力發電、高效磁體與軍事設備,是未來產業發展與國防建設不可或缺的關鍵材料。然而中國長年壟斷稀土提煉與出口,尤其是重稀土項目,不僅掌握超過七成的全球供應,更多次以此作為對外施壓工具。Lynas的成功突圍,等於打開一條民主陣營的安全命脈,對抗中共在資源領域的霸權操作。

目前Lynas已與美日、歐洲企業展開合作,積極建立不依賴中國的完整供應鏈。這正與川普總統推動之「製造回流」、「關鍵產業去中化」政策相呼應。台灣雖非稀土生產國,但在晶片、電子製造、精密加工等領域居世界領先地位,未來可從三方面與Lynas接軌:一是加強技術交流,掌握稀土加工與應用端最新趨勢;二是投資合作開發材料轉化技術,縮短中下游產業依賴中國之風險;三是協助建立區域戰略儲備機制,強化產業防衛與供應穩定。

此外,面對可能爆發的灰色衝突或經濟戰,台灣若無法取得穩定稀土供應,將直接衝擊軍事裝備與高端製造體系。與其依賴中國時時戒慎,不如主動聯結民主同盟,打造「價值鏈同盟」,由澳洲提供原料、日本協助加工、台灣強化應用,形成自由世界的新材料生態鏈,對抗中共一帶一路所主導的資源綁架模式。

Lynas的馬來西亞成功投產,不僅是技術勝利,也是政治抗衡的成果。台灣若要在未來的全球博弈中站穩腳步,除了提升自我防衛與科技發展,更應把握時機與理念相同的國家展開合作,以實現真正的戰略自主。脫離對中國的依賴,應不僅是口號,而要落實在材料、能源與科技的每一道環節。

(作者為軍人)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