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世壯運頻出包 雙北市府螺絲掉滿地

◎ 墨客

世界壯年運動會,作為主辦城市的雙北,因一連串讓人哭笑不得的行政失誤,搞得滿城風雨。從外籍選手名字被翻得四不像,到啦啦隊變成「指定參加」的學校任務,還有那塊出現在看板正中央、寫著「四邊包繩不打洞」的奇妙標語,種種狀況讓人質疑,市府團隊是不是螺絲鬆了?原本應該展現城市實力的活動,反倒像是一面照妖鏡,把各種體制鬆動、決策混亂的問題全都照了出來!

先說名字英譯問題。對國際賽事來說,選手名單是一份基本禮貌,也是專業度的體現。然而這次的譯名錯誤之多,彷彿是倉促用機器翻譯一口氣套版上去。這種連基本校對都沒做好的情況,讓人懷疑,市府是在辦國際賽事,還是學生期末報告拼湊交差?

更誇張的是,市府動員學校師生進場「加油」,彷彿回到早年動員歡迎外賓的年代。不少學校反映,這樣的安排幾乎等同強制,讓師生疲於奔命。活動熱鬧固然重要,但不能建立在基層疲勞與教育犧牲上。市府若想讓市民參與感提升,應從活動本身的魅力做起,而不是靠「充人數」來撐場面?

至於那塊「四邊包繩不打洞」的看板,已成網路上的迷因。原來那是內部施工的備註,卻被完整印上正式看板中央,直接成了活動最讓人哭笑不得的一幕。這不僅反映設計、審核、輸出等環節全線失守,也讓人看到整個行政系統的鬆散,從上到下都沒人發現問題?

正當民眾對市府的執行能力產生疑慮時,國民黨卻將砲火對準副總統,說是因為她要到場視察,才讓主辦單位在維安上手忙腳亂。將焦點從實際問題轉向政治人物的話術,讓人感受到的是無力解決問題的焦慮感。一場本該全民共享的國際活動,怎麼變成了執政縣市推卸責任的舞台?

老實說,市府犯錯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沒有誠實面對錯誤的勇氣。市民不是不能體諒偶發疏漏,但接連出現的錯誤,再加上官方始終未見檢討、只見推諉,才讓人氣憤。這樣的狀態,如果不想辦法立即改善,未來恐怕還會有更多「四邊包繩不打洞」的鬧劇接連上演,透過網路媒體放送到全世界,讓台灣形象蒙羞。

(作者為現職國中教師)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