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社論》國民黨沉淪記非民進黨福音書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記者劉信德攝)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記者劉信德攝)

大罷免,宛如朱立倫、傅崐萁集團的壓力鍋。綠共、納粹、反戒嚴、反廢死,還假於民,還錢於民,熱鍋上的螞蟻,落水者的浮木。如此自黑本黨的主席,既要扮演反賴先鋒,又要提防諸侯蠢動,可謂內外交迫。蔣公子,拋出倒閣、改選立委,直指「納粹」不恰當。盧媽媽,傳出有意在大罷免三階投票前宣布參選黨主席。昨天,朱主席領軍北市議會黨團罷雙吳車隊掃街,蔣公子卻到台中與盧媽媽「姊弟同心」。誰來救救國民黨?逐漸成為該黨問題。搞不好,還期待習近平隔海救援咧。問題是,現在的國民黨,幾個人可以毀一黨,但能靠幾個人救一黨嗎?

在國內的政黨競爭下,國民黨如要區隔民進黨,民進黨贊成的就反對,民進黨反對的就贊成,不啻把自己推向牆角。因為,民進黨不論執政能力如何,其總體主張就是:維護台灣主權、沿用中華民國獨立模式,而這接近二三○○萬人最大的公約數。然而,國民黨跟著「紅共」鸚鵡學舌,把民進黨當「萬惡台獨」往死裡打,從而國共聯手反獨促統,追求「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其實,紅藍猛打的「台獨頑固份子」,只是一個稻草人,不是真實的賴政府、民進黨。經過小英八年,民進黨的社會印象,早已截然不同於紅藍標籤。所以說,紅藍還用「反台獨」當武器,傷不到民進黨,反而自證是「同路人」。

所謂的「紅共威脅中華民國的安全,綠共破壞台灣的發展與團結」,把「紅共」跟「綠共」垃圾分類在一起,台灣人民聽來怪怪的,「紅共」想必心裡也不是滋味。這種說法,流露了朱立倫的政治焦慮,病急亂投醫。「反綠共,也反紅共」,一位藍營智囊老實說:中國方面也理解台灣政治,像是遇到中國頻繁的軍事騷擾,當然要反對軍演,不然就沒票了。原來,「反紅共」是騙票用的!話說回來,假使所謂的「反共」不「反中」,喊喊協助中國民主化,避免被一黨專政統一的恐懼,在台灣的政治市場還比較有賣點,持此主張至少不會跟「投共通匪」劃上等號。大家回想一下,兩蔣威權統治台灣,標榜自己是「自由中國」,要把中華民國憲法帶回南京,這不就是「反共」不「反中」的原型嗎?李登輝執政推動民主化、本土化,憲法增修條文前言、國家統一綱領,也同樣是「反共」不「反中」。卸任後的轉變是另一回事,但李登輝執政期間此一路線,還越界吸納了本土支持者。可惜,連戰、馬英九、朱立倫,卻把從兩蔣到李登輝的法寶棄若敝屣,本來是要跟民進黨市場區隔,歪路越走越斜就走到中南海了。

朱立倫走在連馬路線上,看起來有點窮途末路了。「紅共」惹毛了北京,「納粹」嚇到了歐洲,簡直是政治焦慮負循環。夏立言代表他出席「哥本哈根民主高峰會」(蔡英文現場演說)等活動,洗刷得了「納粹」的歐洲負評嗎?大罷免,也許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稈。比較有希望接棒者,蔣萬安、盧秀燕、韓國瑜等都被點名。眼見國民黨一副衰相,朱立倫還得拉黃國昌來撐場,有點像兩個泥菩薩牽手過江。姑且不論二○一六,國民黨肩負馬英九執政失敗包袱。二○一八以來,連續兩次總統大選,韓國瑜、侯友宜逆轉敗。國民黨何以淪落至此?黨主席換人就可以改運嗎?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側面觀察,國民黨今日困境,不是沒有「人」的因素,更致命的是「路線」錯誤。兩岸同屬一中,要相信習近平,聯共反獨促統,親中疑美反美,不僅違逆主流民意,乃至與國際地緣動向都漸行漸遠。韓院長,侯市長,在這個「路線」滑鐵盧過。蔣公子,盧媽媽,最好備妥防滑墊。

民主時代不同於意識形態時代,民之所欲就是政黨該走的路。剛開始,民進黨被扣上台獨黨的帽子,一直無法打破主流社會的成見。阿扁執政,奉行「公媽牌」,搞到自己跟民進黨都灰頭土臉。到了小英執政,往主流靠攏、國際放心的「維持獨立現狀」修正,終於站穩跟國民黨平分秋色的政治地基。現在,這條「路線」,賴政府仍「在路上」。同樣的道理,「路線」的校正回歸,也會是不可逃避的必修課,除非國民黨甘心永遠在野。連馬朱路線,造成國民黨失落的二十年。再不改弦易轍,繼續沉淪伊於胡底。外來權貴失落到北京取暖,年輕黨工失落到為幽靈連署揹黑鍋,此情此景,令人覺得止跌回升不知何年何月。而站在「福國利民」的角度來看,國民黨的沉淪記也不宜當成民進黨的福音書,因為缺乏強而有力的挑戰者,執政日久恐難免於腐化魔咒。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