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索
外媒報導,上海交通大學附屬仁濟醫院醫生在《美國移植雜誌》網站上發表文章,內容竟是兩名極低體重早產女嬰作為腎臟捐贈者的病例。這樣的報導不僅駭人聽聞,更引發國際醫界對中國器官移植倫理的重大質疑。該文以平淡冷靜的醫學語言描述過程,卻掩蓋不了令人髮指的現實:這些早產兒可能尚未瀕死,即被視作「可用資源」而終止生命。
美國路易斯安納州立大學副教授隨即投書該期刊,點出報告中明顯的倫理漏洞。他指出其中一名早產兒血壓雖低,但未達無法挽救的瀕死狀態,質疑該醫療團隊是否基於非醫療的判斷標準,過早撤除生命維持設備。此一質疑正好打中中國器官移植產業長年被國際社會指控的核心︰醫療體系是否被國家機器操控,用於供應非法器官來源。
數年來,中共被控活摘死刑犯、宗教良心犯、甚至法輪功學員與維族穆斯林的器官,儘管官方否認,卻屢屢有海外醫界人士與人權組織提供證據反駁。如今,若連體重僅數百克的極早產兒也能成為捐贈者,則中國醫療倫理早已全線潰敗。一個社會若能任由最脆弱的生命淪為制度化獵取的對象,那已非醫療,而是國家級的屠宰。
更令人驚懼的是,近日也傳出中國公安參與「原發性腦幹損傷撞擊機」的研發,似在尋找讓人腦死亡卻器官完好的方式,更高效率地提取器官,甚至已取得中國專利。若真有其事,無異於現代版的納粹實驗室。中共泯滅人性與良知的研究若不受到全世界最嚴厲的譴責與抵制,任其繼續發展,必將對人類醫學倫理帶來災難性倒退。此事再度警醒台灣與全世界,不僅要防堵中國滲透與輿論戰,更要在人道與醫學倫理層面,與之劃清界線。
(作者從事自由業)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