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致敬鄭南榕 「言論自由日」談罷免與責任

◎ 張月環

在這個資訊爆炸、言論多元的時代,我們有時會忽略言論自由的來之不易。每年四月七日,回顧鄭南榕為追求言論自由犧牲生命,讓我們深刻體會,今天的自由是無數先烈的血淚換來的。鄭南榕挑戰威權體制,點燃了台灣人對自由與民主的渴望。如今,生活在自由社會的我們,是否能真正珍惜這份來之不易的自由?

鄭南榕殉道卅六年後的今日台灣,面對境外敵對勢力,仍依舊分歧。有人假藉言論自由,只敢對台灣說三道四,卻不敢對專制的對岸,三番兩次的繞台軍演、擾民擾國的行徑,發出聲響;退休飛官「鷹爸」挺身反共,支持罷免舔共的藍委,卻不容於軍官群組的一言堂,而被踢出。誠如朱孟庠五日投書︰「讓自由度只有九分的中共政權,統治自由度九十四分的台灣,你能甘心嗎?」(〈正藍反共站出來 二階罷免清門戶〉)。我們當然不甘心!

對於前輩用生命換取的民主與自由言論的價值,不能如此輕易地被濫用。鄭南榕捍衛的百分之百的言論自由,那是一個獨立思考,捍衛真理與正義的價值。我們必須理解,言論自由並不是可以無限制地散播仇恨與偏見,也不是無視他人權益的藉口;它是一項責任,真正的自由來自於對每個人尊嚴的保障,而不是對別人的傷害與誹謗。今日,台灣社會在言論自由上獲得了長足發展,但隨著網絡時代的來臨,我們也面臨新的挑戰。假訊息的傳播、網絡暴力及詐騙的蔓延,讓言論自由的使用者在享受自由的同時,也要承擔更多的道德與社會責任。

正如鄭南榕所說:「言論自由的背後,是對事實真相的捍衛。」因此,對於罷免與反罷免,其背後事實真相的捍衛,是當今我們應該警惕並反思那些試圖利用自由去謊言欺世、誤導大眾的行為。

在這個特殊的日子,回顧歷史,我們應該銘記鄭南榕的精神,應當更加珍惜今天擁有的言論自由。「我是鄭南榕,我主張台灣獨立。」主語是我,表明了責任所在,目的是台灣獨立,多麼簡單又鏗鏘有力的訴求!要抓他嗎?只能抓他的屍體。當初以反共為名,實施長期戒嚴的藍黨,如今在民主與專制的體系中,有些卻依然站錯邊。但是沒關係,透過罷免、透過選票,可以找出一份答案;即使最後結果並非你我滿意,但是,至少我們公開、透明且民主,再來的是承擔責任了。

(作者為屏東大學兼任副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