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共和國》蕭新煌/台灣人權知多少?

國家人權委員會副主委王幼玲(右)及顧蕭新煌(左)等人,日前發布「113年國民人權意識民調調查結果」。(記者叢昌瑾攝)國家人權委員會副主委王幼玲(右)及顧蕭新煌(左)等人,日前發布「113年國民人權意識民調調查結果」。(記者叢昌瑾攝)

蕭新煌/總統府資政

日前,國家人權委員會公布了二○二五國民人權意識民意調查結果,讓人瞭解國人心目中的台灣人權現況是如何。

國人高度重視人權

首先,調查資料顯示高達八十八.四%受訪國人同意人權議題,應該是台灣社會關注的重要議題,也有六十五.四%表示周遭的人也重視人權,顯示台灣已經是一個高度重視人權的社會。其次,台灣人民普遍對政府保障人民各項人權的成效都抱持正面的評價,平均分數都在六分以上。其中對自由權、生存權、財產權保障的績效特別受到肯定,接著是社會福利、隱私、平等和不受歧視。可見平等和不受歧視是政府應多下功夫的人權工作。也就是政府在消極放鬆管制以保障人民自由、生存、財產之餘,更要有積極作為去提高福利、平等和消除歧視。

在具體的人權政策上,七十二.七%國人對政府對保存和傳承少數族群(如原住民族、客家和新住民)的語言和文化措施感到滿意;六十八.二%對政府改善女性在職場平等待遇表示滿意;六十一.七%對政府保障身心障礙者的就業協助滿意;五十九.五%對政府保障人民免受酷刑及不人道待遇的努力也表示滿意。但是,只有卅七.四%對政府保障民眾居住權和提供負擔得起的住房的政策表示滿意,更只有卅.七%對政府在校園出現霸凌時,通報、支持機制反應感到滿意。這兩個警訊值得政府正視。

哪些群體的人權應加強重視?

調查也顯示,台灣民眾特別強調以下四種群體的人權應該特別給予重視和關懷:身心障礙者(六十三.三%)、經濟貧困者(六十三.一%)、兒童青少年(五十九.五%)和高齡長者(五十八.二%)。這四個人正是當前社會巨變下,最容易受到忽視的「新弱勢群體」。

呼應前述的討論,國人認為目前台灣社會,勞動權(四十七%)、居住權(四十六.七%)、教育權(四十二.三%)、與平等權(卅七.八%)是最需要解決的人權問題。亦即政府應認真改善勞工的工作條件與保障,推動可負擔的居住政策、和縮小教育資源分配的不均。

同時,此一人權調查也透露,有六十.四%的國人支持政府應修法讓所有外籍勞工也能平等享有勞動基準法的保障。整體說來,台灣民眾對於「多元性別」採取容忍和接受的態度,超過半數(五十三.三%)觀察到社會上對多元性別者的歧視並不嚴重。但是,有高達六十九%的受訪者透露他們在過去一年裡,聽過或看過有人針對特別群體或個人發表具有惡意或攻擊性的言論,亦即仇恨性言論。國人對人工智慧(AI)可能造成人權的影響也深感關切,七成(六十九.七%)特別憂慮對隱私權的侵害,六十三.三%擔心對工作權的損害,五十六.三%則對智慧財產權的傷害憂心。此外,也有近三成(廿九.八%)認為AI會加劇偏見、歧視或刻板印象。因此,多數台灣民眾(五十三.三%)支持政府應該對AI的發展加強管制,三成(卅一.四%)支持管制,但不需要太過嚴格,只有六.七%認為不需要管制。對此AI所可能造成的社會衝擊,國人普遍主張政府理應及時給予正視。

人權教育應再加強

約有各半的受訪者對政府所推動的人權教育採取正負兩方的評價。四十七.七%認為政府的努力已足夠,另有四十五.七%則批評不足夠。誰在推動人權教育方面應扮演比較重要的角色?調查透露,國人認為學校最重要(卅二.九%),其次是媒體(廿八.一%),家庭(廿四.二%)和政府機關(十四.八%)。因此各級學校的老師和公共媒體從業人員的確被賦予較高度的期待去自我強化人權教育的品質。說實在的,要有健全的人權教育,一定要人人有責,不能推託給任何一方。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國家人權委員會也透過此一人權調查的公布,發抒對立法院惡刪該委員會的各項相關政策措施預算造成無法執行的不滿和不平之鳴。言下之意,立法院在野的國民黨和民眾黨立委此舉,必須對今後一年台灣人權的良窳負起相當大的責任。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自由共和國》強力徵稿

《自由共和國》來稿請附:真實姓名、身分證字號、職業、通訊地址及戶籍地址(包括區里鄰)、夜間聯絡電話、銀行帳號(註明分行行名)及E-mail帳號。

刊出後次月,稿費將直接匯入作者銀行帳戶,並以E-mail通知。
文長1200字以內為宜,本報有刪改權,不願刪改者請註明;請自留底稿,不退稿;若不用,恕不另行通知;請勿一稿多投。

《自由共和國》所刊文章、漫畫,將於 「自由電子報」選用,不另外奉酬。
Email:republic@libertytimes.com.tw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