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耀鈞
川普推出震撼全球的互惠關稅,不只存在普遍性,亦有針對性,一來針對重要進口國,二則針對中國。從進口重要性排名,美國的前七大貿易進口地,依序是歐盟、中國、日本、越南、南韓、台灣、印度,約佔美國進口總額的百分之五十一,每個地區被課稅至少百分之廿四(日本),這是第一個針對性。
其次,川普刻意瞄準中國及其供應鏈,中國透過投資轉移,經由相關國家,實際從事轉口加工或貿易,以規避川普第一任時(二○一七至二○二一年)推出的關稅打擊。這次的關稅政策,從越南、泰國、馬來西亞、印尼、柬埔寨、寮國、緬甸,甚至台灣亦被視為轉運的可能地,一一被課百分之四十九(柬埔寨)至廿四(馬來西亞)的偏高稅率。
面對兼具普遍性及針對性的關稅政策,所有貿易對手國均哀鴻遍野,從各國股市可見一班,美國自己也不例外。但批判自己政府或攻擊美國都於事無補,因此事超出各國專家預期,原先判斷會是一頭「灰犀牛」,卻突然變身為駭人的「黑天鵝」!實非任何國家的政府所能預料。建議總統及行政院召集關稅緊急對策團隊,成員包括對美外交智庫及財政經濟幕僚,妥善準備所有談判文件,展開積極溝通,以期降低至最低負面經濟衝擊。
更重要的是,要責令經濟部相關權責單位,詳細理出各產業可能蒙受關稅衝擊的樣態,籌備因應的融資補助及產業出口轉向輔導。因為困難才剛開始。若能安然渡過且經濟仍穩健成長,或許是台灣通過國際貿易公平性的實質考驗暨產業升級的契機,更是政府能否有所重大作為,贏得人民信賴的試金石。
(作者為政府國防廉潔指數評鑑GDI諮詢委員)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