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社論》「認祖歸宗」不可「認賊作父」

台北市長蔣萬安不認為中共(一黨專政統治中國)是中華民國的「境外敵對勢力」。(記者張嘉明攝)台北市長蔣萬安不認為中共(一黨專政統治中國)是中華民國的「境外敵對勢力」。(記者張嘉明攝)

又一「武統中配」,未依期限出境,昨午遭移民署強制出境,大快人心。同日,針對台灣周邊,解放軍東部戰區宣佈軍演,海警局東海分局亦宣布科目演練。AIT即時反應:中國破壞兩岸和平穩定,美國將繼續支持台灣。而賴總統稱中國為「境外敵對勢力」,卓院長嚴辦「武統中配」數案,令兩人的民調滿意度明顯上升。由此益見,先前教育文化界的「75人隊」,更令人聯想到一九四九的「中國民主同盟」,最後現出中共同路人的原形。只不過,國民黨高層似乎沒有察覺,渾然忘了「亡國恨」!

日前,蔣友青前往奉化「認祖歸宗」、「扎根中國」。另類「認祖歸宗」的蔣萬安,不認為中共(一黨專政統治中國)是中華民國的「境外敵對勢力」。同時,兩蔣深惡痛絕的媚共、舔共、投共言行,在他眼中有其「教育中立」、「專業自主權」、「言論自由」。或許,蔣公子們會反駁:時代在變,環境在變,潮流也在變。但,蔣公子們似乎忘了,動員戡亂結束,我國不再視中共為叛亂團體,不再反攻大陸。相對的,中共依舊揚言,內戰還沒結束、敵對狀態仍存在,解放軍照三餐侵擾台灣,在國際上無所不用其極抹殺中華民國。在這種情況下,鼓吹解放軍「武統台灣」者,反對將中共視為「境外敵對勢力」者,令其協力者在台灣當「自由的白蟻」嗎?這個問題,蔣公子們如何回答致力「肅清匪諜」的兩蔣?

二○○五,中國制訂「反分裂國家法」:兩岸可以進行協商和談判的事項,包括:「正式結束兩岸敵對狀態」。這就說明了,中共始終「敵對」台灣(中華民國),如果它不是「境外敵對勢力」,二三○○萬人的武力脅迫從何而來?所謂的「賴總統定調境外敵對勢力,才給對岸題材利用統戰宣傳」,「廉恥」掛在嘴上的高中教師,以及,以政治為專業、自認最了解中共的國民黨高層,對北京破壞和平、製造危機視若無睹,反而附和其作賊喊捉賊,誣指本國政府是「兩岸和平破壞者」、「台海危機製造者」,豈不都是顛倒黑白!朱立倫且稱:「真正反共的是中國國民黨」,真是愛說笑。

一九九一,李登輝宣布終止「動員戡亂時期」,立法院通過廢止「懲治叛亂條例」。然而,台灣遞出橄欖枝,反而刺激中共「一定要解放台灣、消滅中華民國」。從而,終止動員戡亂、廢止懲治叛亂條例,致使中共對台統戰深入社會各領域,而現有國安法制綁手綁腳,中共協力者不是輕判就是逍遙法外。從立法委員、武統中配、校園教師等,到退役、現役軍人共諜案等,在在顯示我們得來不易的民主、自由,提供了中共「以台制台」的溫床。而今日之離心分子,反得以高枕無憂:「他們辦不了我,因為我沒有違法。」不正常國家,莫此為甚。

在這種背景之下,馬英九、朱立倫等,固然令人不以為然,最具象徵性的人物,非第四代的蔣公子們莫屬。馬英九,朱立倫,基於個人利益、意識形態,從兩蔣的政治遺產中,只看到「民族統一」。蔣公子們,如果也跟馬、朱一般見識,便枉費「姓蔣」了。既然「姓蔣」,便應該體認到,兩蔣終身與中共誓不兩立,除了權力之爭、中國代表權之爭,還有流亡台灣之後的另一軸線,亦即,認清反攻大陸的虛妄性,失去「中國代表權」不能坐待「被統一」。於是,小蔣革新保台,認真建設台灣以落實民生主義,證明自己最終並不是ROC與PRC纏鬥下的失敗者。他挑選的接班人,李登輝完成了民主主義在台灣的展開,令「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國統綱領」不致像「反攻大陸」那麼空洞。蔣氏政權的終章,確定台灣獨立於中共之外,才能令他們免於「中國敗寇」的歷史恥辱。

從這個角度回顧,蔣經國的「學生」李登輝,解除了兩蔣免於「中國敗寇」的夢魘,雖然父子仍需承擔威權統治的責任。這樣的政治資產,致使中華民國在台灣「其命維新」,台灣成為當今民主世界與專制軸心對抗的前線。國民黨卻拋棄繼承成功的故事,令自己在民主競爭中屈於劣勢,其愚不可及也。尤其是,兩位蔣公子,選擇連小蔣也放棄的「為統而統、不惜被統」,拋棄繼承乃祖接班人李登輝發揚光大的本土化、民主化成果。偏偏「匪諜就在你身邊」,顯得比兩蔣時代更真實。身為蔣四代,卻對解放軍擾台、圍台更加麻木不仁。兩位蔣公子,若從「認祖歸宗」走到「認賊作父」,豈非愧對祖宗牌位,際此清明時節雨紛紛。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