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這次不站出來 將會付出的代價

◎ 吳哲文

原本一度氣勢如虹的大罷免運動,進入二階連署一段時間後,多個選區進度逐漸放緩,在與時間賽跑下甚已開始告急;同時有多份民調顯示,民眾參與二階連署、與進入三階投票的意願間,出現某種程度的倒掛,願意在三階後投下罷免票的民眾,比例高於願意參與二階連署的部分,這樣的趨勢令人憂心。

以選罷法規定,若目前進行連署的區域立委選區,在二階連署期滿後,連署者未能達到選舉人的十%以上,則該次罷免案將被宣告為不成立,原提議人自連署不成立起一年內,不能對同一原被罷免人再提出罷免案。合理預期,這樣的失敗,將可能會引發以下效應:

●逃過罷免的區域藍委不僅不會有所警惕,將以較其任期第一年更加暴衝的速度,通過包含封堵民眾有效行使罷免權、加速放寬中配「六改四」等中國人入籍台灣規定,及降低政府與台灣社會,面對中國滲透侵略所需韌性及抗敵能力在內的諸般惡法。

●原本逐漸淡忘藍委惡行的民眾,即使重新意識到他們的危險性,如欲再度發起罷免制衡,門檻與難度將更高,一年內若要再提案得經由不同提議人提案,且須用更多力氣說明正當性、消彌社會「為什麼要對同一名立委一再提案罷免」,罷免成案的可能性將更渺茫。

●更嚴重的是,一旦讓多數區域藍委逃過罷免連署,是否會讓習近平為首的中國當局,產生較二○二一年間~二○二二年初的普廷之於烏克蘭更高的得逞自信,進而提升中國侵台的可能性,這也是必須考量的問題。

因此,恕筆者直言,在藍白二黨瘋狂刪凍總預算的效應,等到下半年將開始更有感,根本連「好了傷疤」都談不上的現在,台灣人就忘了過去一年多的痛,無疑是非常危險、貽禍深遠的作法。為了避免問題繼續惡化,台灣人必須重新振作、群策群力,共同確保通過罷免二階連署藍委人數的最大化。

(作者從事服務業、兼業作家)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