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索
區姓老師上中共央視節目受訪,事後聲稱不知對方是中國官媒,她接受台灣媒體訪問時還反問「難道不能由我統戰大陸嗎?」這個說法其實是混淆視聽,故意忽略兩岸在體制與本質的懸殊差異。
在政治體制,台灣是自由民主社會,中國是極權集權體制。統戰是中國共產黨專擅的治國工具之一,透過拉攏、分化與滲透以達到控制目的。反觀台灣,人民有言論、新聞與集會自由,中共可以恣意動用「統戰部」進行有組織的意識型態滲透,台灣政府則無此能力。區老師所謂她或台灣難道不能「統戰」中國嗎? 答案是「確實不能」,她這種想像在真實世界根本無法成立。現實是,民主無法用專制手段向專制國家輸出,一旦試圖如此,反而容易被專制政權所反噬,這不是信心問題,而是現實問題。
在文化層面,中共慣用「兩岸同文同種」為話術,藉著民族情感包裝統戰,其目旨在模糊中華文化與共產主義的差異,甚至將中國文化與中共政權劃上等號。台灣若單方面展現文化親善或自認能「文化反攻」,往往忽視對岸對言論與出版的箝制,以及「文化中國」已被中共扭曲為「紅色中國」。台灣自由的文化輸出,無法形成組織化或國家力量支持的滲透,更不具備「統戰」的條件與能耐。
再看經濟面向,中國常藉市場誘惑拉攏台灣個人與企業,從而進行政治綁架或輿論塑造。台灣企業一進入中國市場,就處於完全弱勢,受限於中國法規與政治審查,且易遭中共利用進行宣傳或施壓。台灣無法也無力像中共那樣運用龐大的國家資源,藉「讓利」為工具從中撈取政治目的。所謂透過經濟「統戰」中國的幻想,是對中共操作模式的誤解與自欺。
在心理與輿論戰,中共長期透過社群媒體、網軍、新聞滲透與假訊息,擾亂台灣社會,逐漸鬆動民眾對民主制度的原本信心。相反,台灣對中國人民並無類似的操作工具,台灣網路平台通常已遭中國封鎖,言論無法進入中國輿論空間。而台灣社會開放的心理環境,反而成為中共認知作戰的絕佳標靶。所謂「由我來統戰大陸」的說法,不僅無知,還可能在不自覺中自甘成為對岸操作輿論的棋子。
統戰是共產國家的專屬利器,民主社會無此運作邏輯;台灣不可能「反向統戰」中國,反而應清醒認識對岸的滲透策略,堅守民主自由的根本價值。對於任何個人或團體,若輕忽統戰的嚴肅性與風險,卻天真地說「我來統戰他們」,只會淪為中共統戰的工具。真正的抗共,不是幻想中和風細雨地「改造」對方,而是在清楚對立本質下,守住自己的立場與防線。
(作者是自由業)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