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國民黨引導性公投主文 恐引更大罷免怒火!

◎ 葉昱呈

國民黨為反制大罷免,擬提出之「反戒嚴」公投提案主文,不僅邏輯謬誤且違反公投法,茲就邏輯法則與法規面分析如下:

「反戒嚴」公投提案主文為「賴清德總統定位對岸為境外敵對勢力,人民擔心兩岸進入準戰爭狀態。你是否同意政府應避免戰爭,不讓台灣變成實施軍事戒嚴、青年喪命且家園被毀的烏克蘭?」。

在邏輯的推理方式中,有個「若P則Q」觀念,P是前提,Q是結論,當前提P成立時,可推得結論Q也成立,則我們稱這個命題為「真」。當前提P成立時,無法推得結論Q成立,則稱這個命題為「假」。關鍵在於,賴總統「定位中國為境外敵對勢力」若成立,並無法推得「人民擔心兩岸進入準戰爭狀態」的結論,畢竟中共對台灣進行統戰滲透、派軍機軍艦天天擾台、不曾放棄以武力併吞台灣的野心,都不是賴總統定位中國為境外敵對勢力之後才發生,既然無法推得「兩岸進入準戰爭狀態」的結論,則此命題後段「實施軍事戒嚴」、「變成青年喪命且家園被毀的烏克蘭」等結論,自然無法成立,上述公投主文顯然是「假」命題。

《公民投票法》授權訂定之《全國性公民投票案主文與理由書文字用詞字數計算語法及其他相關事項辦法》第四條規定,主文不得「隱含負面的意涵」或「使用引導性語句」,縱觀該主文內容,將屬於事實表述之「中國為境外敵對勢力」,刻意引導至準戰爭狀態、避免戰爭、實施軍事戒嚴、青年喪命且家園被毀的烏克蘭,已違反公投法所禁止主文有隱含負面意涵及使用引導性語句之規定。

國民黨的策略原是藉由公投綁罷免,讓選民投下不同意罷免票,但其公投主文以引導性語句意圖造成選民「錯誤認知」的騙票行為,只會引發更大的罷免怒火!

(作者是公務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編輯精選

載入中